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市委农工委党员干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谋发展

2013年10月21日 09:1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这样的干部,咱们不隔心”——北京市委农工委党员干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谋发展

  自费吃住在农家,和农民拉家常交朋友,从8月初起,北京市委农工委、农委的104名党员干部深入北京47个乡镇、66个村,入户走访507户,访谈群众1240人,撰写民情纪录3800多篇,征求意见建议200多条,就地解决农民困难50多件。当地群众评价:“这样的干部,咱们不隔心。”

  “以前干部下乡,都是村干部陪着走一圈就回去了,咱也接触不上。这次一进家门,不管是板凳还是炕,坐下就唠。这样的干部,咱们不隔心。”80岁的马栏村村民张俊有告诉记者。

  马栏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全村397户、810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8136元,不到北京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今年80岁的张俊有是这“困难村”里的“困难户”。两个月前,北京市委农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王孝东进村入户来到他家,认下了这门“穷亲戚”。

  10月17日,当王孝东再次敲开张俊有的家门时,张俊有一把拉过他的手,进屋上炕,坐下就聊。

  从媳妇的药费报销太少到如何能让儿子在村里就业,张俊有不停地说,王孝东认真地听,不时给支支招。临别时,张俊有又一把拽过他的手:“抓把枣吃再走。”

  像这样的入户访谈,对农委党员干部们来说,驻村一天至少得走20多家。说起缘由,王孝东说:“7月份,我们请了一些农民代表到农委座谈,可他们要么‘零意见’,要么就提些不痛不痒的意见。”

  农委委员们一商量,索性改了做法,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机关干部到农民家住上三天两夜。“把自己当农民,亲身感受农民的喜怒哀乐,才能赢得农民群众的信任。”

  不隔心,就能听到心里话。农房改造难,“4050”农民就业问题突出,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农工委将农民的意见和建议概括为“四个最”:评价最好的是养老保障制度、意见最大的是养老助残券使用政策、需求最强的是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期盼最迫切的是解决大病就医问题。

  不隔心,就得马上办实事。马蹄湾村护坡资金到位了,洪水峪村用水问题解决了,塔河村村民搬迁规划做好了……组织处干部王东告诉记者,200多条意见全部在各支部挂账,列明进度表,其中50多条意见已经就地解决,110条意见正在办理中,40多条意见在协调其他委办局会商。

  “与农民同吃同住同谋发展,是最生动的群众路线教育,锤炼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王孝东表示,农工委将把“进村入户”建成长效机制,推动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常态化,“特别是要到矛盾集中的地方,到困难较多的地方,到群众意见较大的地方,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切实帮助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记者 毛伟豪)

【编辑:张培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