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海洋开发存六不足 全球化竞争催生新海洋战略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1月05日 08:40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编者按 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新海洋观与海洋科技的进步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随着陆地资源日益紧缺,人类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这里不仅有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渔业资源,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围绕着海路安全、海岛主权和海底资源,各国海洋战略竞争日渐明显。与陆地开发不同,开发利用海洋更加依靠科技力量。没有高科技,即使坐拥大片海域,也只能望洋兴叹。因此,21世纪的海洋之争,本质上是科技之争。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今年两会期间,国家海洋局重组方案获得通过。7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海洋强国战略的逐步实施,必将加速中国梦早日实现。

  方位:新海洋观打开发展新视野

  海洋是什么?数千年来,由于技术所限,人类所能接触的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广阔的海洋可望而不可即。但是,自从海洋成为联结不同区域的纽带之后,地位便不断上升,逐渐成为容纳人类发展的新空间。

  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汪品先告诉半月谈记者,人类和海洋的关系,主要经历两次转变:第一次是15至16世纪,随着西欧航海家的成功,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第二次是20世纪晚期,海洋的开发从海面延伸到海底,人类从陆地走向深海世界。

  当然,与历史上西方列强跨过茫茫海洋实施殖民侵略不同,新时期的海洋利用更加注重开发海洋本身的资源与产业潜力。与之相应,新时期海洋强国不再是以武力为代表的军事强国,而是以科技、经济、国防等综合实力为代表的海洋开发强国。

  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脊梁”

  深海海底到底有什么东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油气资源。近十年来发现的大型海底油气田,2/3在深海。预计到2015年,全球39%的原油将来自海底。在很多国家,海洋油气产值已占海洋经济总量的50%。而我国尚不到10%,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除了深海油气,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李乃胜还指出其他四大类陆地紧缺的资源。一是大洋金属矿产,包括铁锰结核、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等。比如深海蕴藏的铁锰结核每年的生长量就比现在人类需求量高7倍以上。

  二是热液硫化物矿床。在海底板块边界活动区,一些地方会咕嘟咕嘟冒“热水”。凡是“热水”冒的地方就会有一大堆沉积物,大的像山包,小的像一座楼,这就是热液贵金属硫化物矿床。这些热液堆积体中贵金属纯度很高,非常珍贵。

  三是可燃冰。人类已在全球发现了120多处可燃冰矿区,科学家公认一立方米的可燃冰能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64立方米天然气,深海可燃冰的储存量可能比整个陆地上探明的一次性化石燃料(煤炭、石油等)的总量要高4倍至7倍。我国南海区域就有丰富的可燃冰资源,因为技术不成熟,尚未商业化开采,但它蕴含的巨大价值毋庸置疑。

  四是深海生物基因资源。“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概念深入人心,其实这种说法不全面。汪品先院士告诉半月谈记者,在深海底部,依托地热和海底火山喷出的热液,存在一条有别于“光合作用生物圈”的“黑暗食物链”。这里生活着蠕虫、螃蟹和大量的原核生物,据估计这个黑暗世界的生物占地球总生物量的30%。它们长期生活在深海无光、极端低温或高温的特殊环境里,大大丰富了地球的基因库资源,对人类医疗等技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还是地球重要的生态调节系统,海洋对气候和人类的生活、居住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具有明显的控制和调节作用,时刻为人类创造生态服务价值。1997年《自然》杂志曾刊文公布了海洋对人类的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结果,大约为每年每平方公里40.52万美元。

  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

  人类开发海洋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期的海洋开发活动仅局限于“兴海盐之利,行舟楫之便”。民盟浙江省委常委、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许建平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掀起了一股海洋开发热,世界海洋经济总产值已超过1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值的4%以上。预计到2020年,全球海洋经济产值将达3万亿美元。世界四大海洋支柱产业(即海洋石油工业、滨海旅游业、现代海洋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业已形成,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曙光认为,21世纪上半叶的第二个十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努力寻找金融危机后新的发展空间。通过海洋开发与保护提升本国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各大国和地区的重要选项。继地理大发现以及二战后“蓝色圈地”运动之后,海洋开发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早在2004年,美国海洋政策委员会就向国会提交了《21世纪海洋蓝图》。2010年7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有关海洋、海岸带和五大湖开发与保护方面的跨部门海洋政策任务书。2012年美国国家海洋委员会进一步制定海洋执行规划,开始就相关海洋发展规划进行意见征询。

  2007年10月,欧盟委员会颁布了《欧盟海洋综合政策蓝皮书》,推进海洋事业发展的综合决策与管理。2012年,欧盟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蓝色增长战略,将海洋与海事部门统筹考虑,认为海洋是欧盟创新与增长拥有巨大潜力的领域,蓝色经济每年可以拉动540万个就业岗位和500亿欧元增加值。

  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都提出了海洋发展规划和战略,尤其注重深远海和极地开发,并且与具体产业发展规划和领军企业发展计划相衔接。

  大国发展崛起的门槛

  海底资源与海洋产业的重要性,意味着21世纪的大国首先是海洋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在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说,海洋是非常复杂的系统,从发现资源、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到形成产业链,各个环节都需要科技支撑和突破,而且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多个学科和工程技术的多个领域。如今,发达国家海洋经济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70%,而我国只有30%。

  同时,海洋开发能力是海洋安全的重要保障。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指出,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海洋已经成为各国争夺与较量的场所。我国海洋安全问题随之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国家安全的主要战略方向,不仅关系到国家的主权与安全,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因此,大国要发展,必须具备海洋强国的素质。对于海洋国家如此,对于陆海复合型国家更是如此。所谓陆海复合型国家,是指濒临开放性海洋且背靠较少自然障碍陆地的国家,欧洲面向大西洋地带的国家、中国都是陆海复合型国家的典型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吴征宇认为,与单纯的海洋国家相比,陆海复合型强国在进行必要的海洋转型时,需要对发展海权的战略目标、海上力量的战略构成及自身海洋禀赋有明确的认识。

  在海洋开发的新时期,海洋强国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的素质?

  李乃胜认为,第一,海洋实力雄厚。这种实力主要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海洋权益维护能力和深海远洋控制能力。海洋强国必须有足够的能力维护领海主权和海洋国土完整;能在愈演愈烈的海底“蓝色圈地”和资源开发方面维护国家利益,能在海洋运输、科学探索、产业发展等领域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发展目标。

  第二,海洋科技先进。拥有雄厚的海洋科学储备和先进的海洋科研装备,表现出很强的海洋科学探索认知能力,能够对深海大洋进行高精度的调查勘探,掌握先进的深海作业技术。

  第三,海洋经济发达。海洋、涉海、临海产业技术先进,效益良好,海洋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蓝色经济成为国内重要的支柱产业。
第四,海洋环境良好。近岸海域水质清澈,环境宜居,海洋物种自然平衡,人类与海洋和谐相处。

  浙江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海经办专职副主任张善坤认为,海洋强国建设不仅包括发达的海洋经济和完善的海洋产业体系,还应包括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一系列配套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简便高效的海洋综合管理与执法体系,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海洋教育和海洋科技支撑体系,能有效开展两极和大洋科考及深海探测的高端技术装备体系,能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海上通道安全的海上队伍,以及与海洋强国地位相匹配、具有现代化装备水平的海空军部队等。(记者 何欣荣 张旭东 王俊禄)

【编辑:张培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