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制度设计

2013年11月11日 10:42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前进,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

  经历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92年的拼搏奋进,经历了新中国64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历了35年改革开放的成功探索,此刻,中国站在了又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这是向十八大所确立的两个百年目标扎实奋进的新起点,这是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扎实奋进的新起点。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35年前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改变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伟大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掀开了新的历史画卷。

  35年后的今天,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把改革开放大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推向新的更高境界。

  这是一次动员全党全中国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为全面深化改革清障,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全会。

  2012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必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创建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今年7月在湖北调研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时,习近平强调:“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

  这是一次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制度设计的全会。

  也是在201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要坚持有效的改革路径,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实践、尊重创造,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允许摸着石头过河。”

  今年7月在湖北调研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时,习近平强调: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013年10月29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会议指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这是一次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全面思考基础上整体部署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各项重大任务的全会。

  此前的2013年7月23日,习近平在武汉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就明确指出,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他强调,要下大功夫总结和运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下大功夫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下大功夫了解党内外对改革开放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下大功夫了解地方、基层和群众在改革方面作的有益探索。

  在那次会议上,习近平从6个方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的重大问题。

  第一,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要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二,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发展活力,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财税体系,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微观基础的活力。

  第三,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第四,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第五,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第六,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增强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完善党内制度体系特别是民主集中制,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人们可以相信,全会一定会围绕这些统领改革大局的重大问题,在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改革上,作出整体战略部署。

  这是一次为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坚定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确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全会。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即向全党全国人民庄严宣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所以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今年6月26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他指出,我们要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增强自信,在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继续开拓,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今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指出,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2013年10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会议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量向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向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奋勇前进的全会。

  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习近平饱含深情地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习近平满怀信心地说,“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破解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消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需要不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可能也会面临阵痛,但彩虹往往出现在风雨之后。

  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国梦”,需要有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只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我们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大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能够永远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前进,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这是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向世人发出的铿锵誓言。□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杨桃源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