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官员谈公车使用:办公事仅占1/3 领导亲属常私用(2)

2013年12月09日 07:35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新政如何“落地”

  “明年将是车改的关键年。”对于公车改革方案的具体落实日程,叶青预计明年将在中央机关推广开来,至于省市级政府,还将经历一个过程。

  “车改的关键是决心,《条例》就是定心丸。”对于车改“新政”,叶青抱着乐观心态。

  只是,公车改革总体方案虽尘埃落定,但政策“落地”却需等待,效果是否会打折扣也成了人们的心头疑问。

  公车改革最为敏感的是车补。公众担心的问题是,怎样的车补是合理范围内的,会不会存在以车改补贴的名义变相发放福利?

  早前,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的车改,区委书记和区长每年领取8万元的车改补贴,被冠以“天价车补”,由此遭到诟病。以备受关注的温州车改为例,其公车拍卖之后,车补每人每月最高可达3100元,最低有300元,且不包括远程租车费用。有媒体算了一笔账,以温州发改委为例测算:车改前,公车费用为133万元;车改后,发放的车贴总额为162万元,这意味着车改后将比车改前每年多支出近30万元。

  一位基层干部道出实质:“车改补贴涉及一些干部的‘既得利益’,标准很难确定,如处级补贴每月3000元左右,有的干部还嫌少,而群众认为补多了。”

  “《条例》规定是‘适度’车补,就意味着不会很高,这是干部和群众意见的平衡点。”叶青强调,车补一定是“公务交通”,必须限定在工作日、8小时以内。已成共识的是,车补不能“一刀切”,要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交通成本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不过,如何细化政策却还有待观察。

  叶青承认“现实阻力”,“车改革必须与现实的阻力适当妥协,否则,短期内的阻力太大,什么都推行不了。”但他也认为,“中央‘八项规定’已经收到成效,对公车改革以身试法者肯定是会吃亏的。”

  (原标题:“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剑指车改核心)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