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雾霾数值预报系统实现72小时区域预警预报

2014年03月03日 15: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3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部3日在北京向媒体通报雾霾治理科技工作情况称,该部已支持研制出一批在线与现场大气环境监测设备,推动大气污染监测预警技术实现业务化运行。其中,自主开发的中国雾霾数值预报系统,实现了72小时区域雾霾预警预报,中国气象台2012年初就采用开展业务化预报。

  中国雾霾数值预报系统对华北地区雾霾天气预报情况表明,有关雾霾形成机理及主要成因的研究基本符合环境污染和气象条件的实际情况。此外,中国目前工业烟气排放在线监测仪器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已产业化应用并出口到美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预报系统普遍应用于国家环境监测网络,支撑了环境保护系统日常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预报工作。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马燕合介绍说,中国还利用技术创新引领区域性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组织开展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究。继美国加州和欧洲之后,在“珠三角”建立全球第3个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区,组建覆盖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预警网络,实现对“珠三角”地区大气环境质量变化的监测预报及快速反应,支撑实施“珠三角”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

  与此同时,中国通过技术进步助力污染源减排。针对燃煤、机动车、扬尘、餐厨等排放源及分散源控制,除尘、脱硫、脱硝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应用,有力推进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升级,减少污染源排放。

  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认为,从国际经验来看,控制大气污染必须充分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持,一要通过科学研究识别污染来源,促进政策法规出台;二要通过技术研发保障源头减排,推动空气质量改善。他坦言,实现中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科技支撑还面临许多挑战。

  马燕合表示,洛杉矶、伦敦、巴黎等城市雾霾治理经验表明,雾霾可治,但治理需要30年左右的时间。在更加严格有效的环境管理要求及现代科技支撑下,中国治理雾霾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不断加强污染源头的控制、强化监测预警、严格管理和执法,同时要持续不断地推动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