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群众哪里去了?应该好好找一找

2014年03月07日 16:3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群众找干部,干部不在,群众不免心里要问一句:干部都在忙啥?如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干部走基层、找群众,“你上班他也上班、他下班你也下班”,还是碰不上面。群众哪里去了?在新近的采访中,上海金山卫镇的“两个六点半”工作法给人的启发很大。早上六点半的茶馆、晚上六点半的广场,群众都在那里。

  干群关系,如果“干”是“干”,“群”是“群”,那么要常常碰上面、谈个话、交个心,那就有点困难。群众哪里去了?就常常会成为疑问。只有干部也认自己就是群众,而群众也有自治意识,群众成为“自己的干部”,那么两头就会相向而行,成为一道“相遇题”。

  金山卫镇的干部,感觉干群之间如果只是“换位思考”,还是隔了一层,干脆就回到群众的“本位”来生活,那感受就真实了。早上起了床,踱步上茶馆,喝个早茶,吃个早点,大家聊天聊个半小时一个钟点。晚上吃完晚饭,踱步到村里的广场,大家甩甩手、散散步,又可以轻轻松松、天南海北聊上一会儿。成了茶友、成了谈伴,在家长里短之中,大家就自然而然地道出了心里话。村里、镇上,有些什么困难、有些什么纠纷、有些什么想法,也就有了同步的“微信群”了。

  干群之间,最怕的有两点。一是“隔层隔群隔肚皮”,大家距离越拉越远,产生不少的“盲点”,你找不到我,我找不到你,时间一长,没有共同语言,话不投机,互不信任;二是因为彼此说不上话、上不了门、进不了心,于是干脆把明明知道问题症结在哪儿的“明点”当作“盲点”,装作看不见,绕着道儿走。这一拖,就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把简单事拖成复杂事。所以,群众哪里去了?真应该好好找一找,好好回答这个不小的问题。(记者 李荣)

【编辑:张培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