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克强访英将签三百亿大单 与女王会晤打破惯例

2014年06月16日 04:50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环球时报驻英国特派记者 黄培昭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候涛】眼下,中国总理李克强16日至19日对英国的访问成为英国媒体报道的重点。此间舆论津津乐道于李克强访英“罕见地要与伊丽莎白女王会晤”,热切期待此行将为英国带来的商业大单,也为中英关系能否走出“达赖阴影”感到忐忑。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在李克强出访前对英中关系的“坦率建言”,被当地媒体争相报道和解读,显示出英方对中国总理此次来访的高度重视。

  《星期日泰晤士报》15日报道说,这是李克强自去年3月任总理以来第一次访问英国,也是中国总理3年来对英国进行的第一次访问,意义非凡。中国总理此访将由200多名企业界人士陪同,包括一些大公司的老板和重要银行的总裁等。访问将有助于修复由于卡梅伦会见达赖而遭到破坏的英中关系,事实上,卡梅伦此前已率经贸代表团访问北京,意在修补陷入僵局的英中关系。

  报道称,李克强访问期间,两国将签署总价值超过300亿美元的协议,为历年之最。涉及能源、金融、高铁建设、核电等诸多方面。包括民生银行等在内的中国企业还将在李克强访问期间宣布在伦敦成立分公司,中国人民币的海外清算中心也将正式落户伦敦。而作为对中国加大对英投资的感谢,卡梅伦将放松对中国人来英国的签证条件,甚至还将对重要人物比如富有的中国商贸界人士等,推出“超级优惠签证”。

  几乎所有英国媒体都提到英国女王与李克强会晤的话题,认为对英方来说,此举“打破礼宾惯例”,“提升了规格”。《金融时报》报道说,李克强访问英国将罕见地与伊丽莎白女王会晤,这一打破正式礼宾惯例的安排,显示出卡梅伦对英中关系的重视。报道称,“很少有人能享有这一荣幸”,并举例说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今年访问英国时曾获此殊荣,李克强得到同样礼遇说明,在卡梅伦眼中,英中贸易伙伴关系与英德在欧洲的政治同盟“份量相当”。

  13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就李克强访英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其发言内容被英国媒体迅速转载。《金融时报》称,中方展示了“不同寻常的直率”,“中国驻英国大使抱怨道,签证限制和拖延扩建希思罗机场损害了英国的竞争力,此外,卡梅伦首相会见达赖喇嘛后两国关系冻结使英国同其欧洲竞争对手相比处于不利地位。”文章引用刘晓明的话说,“到英国之前,中国人谈到欧洲时总是英法德。但不幸的是,在过去一年左右时间,许多机会被错过了,而且我们都知道这背后的原因,现在中国人谈到欧洲的顺序已经变成德法英。”

  中国大使的“直率”看起来给了英国媒体不少刺激,他们纷纷引用刘晓明的话,诸如“签证限制正在削弱英国的实力”,“我们期望甚至祈祷希思罗机场将有第三条跑道”,“除了一些中国大亨大肆宣传的英国房地产项目,北京在英国基础设施上的重大国家投资计划进展缓慢”、“中国投资遇到冷淡回应”等。《金融时报》称,英国的对华出口仍然大大低于法国和德国,中国大使的警告值得重视。

  英国官方对李克强的访问充满期待。财政大臣奥斯本说,英中都有悠久的贸易历史,中国总理的来访,将把英中经济伙伴关系推进一大步,中国内地和香港之外的人民币支付有2/3在伦敦进行,欢迎中国在伦敦进行资产管理。

  英国普通民众也在关注李克强的来访。伦敦克拉福德街一家文具店老板1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除了看世界杯,就期待和关注中国领导人来访了,因为中国领导人将给英国带来“大量的投资”,这对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就业等都有直接好处。

【编辑:吉翔】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