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初尝“退耕还湿”甜头 “收复湿地”仍存短板

2014年08月21日 15:2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排排芦苇荡水天相接,美丽的大白鹭群起飞舞,成群的野鸭纵情戏水……初秋八月,三江平原腹地的黑龙江富锦国家湿地公园内充满生机。

  难以想象,这处103万亩湿地曾一度被“四分五裂”的低洼农田所覆盖。直到2005年,当地政府意识到恢复湿地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这些曾经的湿地才得以获得“重生”。

  然而,这场百万亩湿地的“重生之路”却异常坎坷,“还湿”不可避免触碰到周遭村民的“利益”。今年43岁的民胜村村民李长吉回忆说:“为了守住耕地,村民与政府冲突不断,虽然土地是乱垦的,但大家的想法仍是‘无论如何得守住’。”

  如今,李长吉曾经细心耕作的土地早已变成片片芦苇荡,他也成为湿地公园的工作人员,身份和思想观念发生很大转变。他说:“政府将村民安置在这里就业,村民们的收入‘旱涝保收’。看到这里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我们心里也觉得敞亮。”

  更令当地政府和村民感到兴奋的是,这处占地百万亩的湿地公园已经成为一个天然的“水体净化厂”。上游河流中混入的农药、化肥致使水体已呈现富氧化状态,而在流经湿地后,经过几个月水体的自然净化,流出湿地的河水有的可以达到二类水质,直接引入下游农田灌溉。

  土地“由耕变湿”,经济利益为生态效益“让路”,富锦湿地的“重生”是中国近年来推进“退耕还湿”的一个缩影。耕地变湿地所带来的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作用正让许多地区先行尝到“还湿”的甜头。

  中国已经清醒认识到保护湿地资源的紧迫。国家林业局进行的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表明,中国湿地保护面临着湿地面积减少、功能有所减退、受威胁压力持续增大、保护空缺等诸多问题,湿地保护形势严峻。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采取耕地补偿、居民迁出、宣传教育等举措鼓励农民为湿地“挪窝”。但作为农业大国,中国“退耕还湿”牵涉的耕地利益错综复杂,人与自然“争地”的现象仍广为存在,并已成为“退耕还湿”进程中的最大阻碍。

  黑龙江省三环泡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杨凤英说:“我们在基层工作中发现,老百姓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局限直接关系到‘退耕还湿’能否成功,进程能否加快。”多个基层湿地管理部门也表示,即使是在已经成形的湿地保护区内,老百姓“拱地头”的现象也仍未停止。

  除湿地保护意识的缺乏外,基层湿地管理部门还认为,国家相关补偿安置政策的不完善、执法保障与力度的缺乏等问题也已成为阻碍“退耕还湿”的掣肘。

  专家表示,一方面,农民放弃或者整体迁出耕地必然有着生计之忧,住房、就业、设施投入等问题接踵而至;另一方面,基层执法部门对挤占湿地行为仍以说服教育为主,处罚力度很小,难以对破坏湿地者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记者走访三江平原地区多个湿地保护区发现,当前各地每年退耕还湿的面积缓慢前进,加之自然、人为破坏等因素叠加,三江地区的整体湿地面积保持不容乐观。

  “归根到底,‘退耕还湿’是要厘清人与自然的关系。”三江自然保护区宣教负责人吴智夫说,当前中国湿地保护形势严峻,“退耕还湿”更应尽快破除“人占湿地”的利益积弊,完善法律政策,让湿地的生态效益尽快突显出来,使更多的中国人尝到“退耕还湿”的甜头。(记者许正、蒋旭峰、董爱波)

【编辑:刘彦领】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