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习近平力促上合组织安全经济“并驾齐驱”

2014年09月14日 21: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 彭大伟)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并访问塔吉克斯坦期间,中塔签下经贸、农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多项协议,再次凸显经贸合作对于上合组织各成员国的重大意义。

  提速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中国近年来高度重视发展与上合组织内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去年,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并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期间表示,交通物流、贸易与投资便利化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是上合组织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原动力”。

  在今年的上合组织峰会上,习近平又强调,“要坚持以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为目标”。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时便不仅是一个安全合作组织,而是安全与经济合作组织,但过去这些年安全方面合作比较突出,经济方面则不够理想。”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俄罗斯与中亚问题专家夏义善14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

  中国商务部今年年初透露,2013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四国贸易额达402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13%。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一年前访问同为中亚国家的哈萨克斯坦时,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而此次上合组织峰会,成员国元首们均表示,支持并积极参与中方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对此,夏义善指出,当前的形势下,推动安全与经济两个“轮子”中的经济之轮更好地转动起来,并更快地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无疑是符合上合组织各成员国愿望和利益的。

  能源合作“搭上快车”

  作为经济合作的重要一翼,能源合作正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加油打气”。

  资料显示,此次开工建设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全部建成后,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输气能力将从每年550亿立方米提升至850亿立方米。

  “这条线路最大的意义在于使中国能源供应更加多元化。”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作为中国四大天然气进口通道(中俄、中亚、中缅和沿海LNG)之一,其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是中国能源供给整体走向多元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多元化上的意义大于其绝对供应量。”

  夏义善表示,如果使中亚成为中国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有助于中国能源来源的多元化和国家能源安全,同时陆路管道输送天然气与海运相比也更加安全和经济。

  能源合作除了为气源国增加收入,还为沿线国家带来了“真金白银”。以上述天然气管道D线为例,该项目投资总额约67亿美元,建设和运营期间累计可为沿线国家上缴税费31亿美元,实现股东分红54亿美元,并创造数万个就业机会。

  “这可以认为是搭上了中国发展的‘快车’。”林伯强指出,中亚目前对能源出口的依赖较大,而增加中国作为重要的出口对象,对其国内经济带动作用会相当明显。

  夏义善认同“搭快车”的说法。他进一步分析指出,对于以能源立国的中亚国家,增添需求旺盛的中国作为其能源稳定的进口国,也能确保其自身经济安全。

  而对于沿线的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过境国,夏义善指出,它们不仅可以获取可观的过境费,沿线的地区和老百姓也将获益,“譬如管道建成后的维护、安保等都能够拉动就业。”

  金融合作有望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此次除设定诸如“未来5年将中塔双边贸易额提升至30亿美元”的具体目标,还在两国签署的联合宣言中,提出要深化基础设施与金融等领域合作。

  针对这一动向,林伯强以中塔两国合作的杜尚别2号热电厂项目为例指出,中国的电厂建设等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加快,中国必将提升与中亚国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合作。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今后用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国家会越来越多,中亚国家作为近邻肯定也会这么做。”夏义善说,中亚国家本身基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便对其充满信任,“而且人民币依托着中国强大的经济基础,这些国家对使用人民币兴趣很浓厚。”

  “当然,安全合作是经济合作的基本条件,首先需要地区安全得到维护,扩大经济合作才有更好的环境。”夏义善亦指出,营造良好的地区安全环境无疑仍是上合组织的基本任务。(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