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全国有城乡低保对象7140.9万人 标准增逾一成

2014年10月27日 10: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0月27日电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今日指出,截止2014年第三季度,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7140.9万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1924.5万人,农村低保对象5216.4万人,全国平均低保标准城市每人每月401元、农村每人每月223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9%和13.9%。

  民政部今日就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举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就《通知》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窦玉沛表示,近年来,以低保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制度发展很快,救助人群相对稳定,救助标准不断提高,救助管理日趋规范,救助资金投入持续增加。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助的困难群众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4%。截止2014年第三季度,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7140.9万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1924.5万人,农村低保对象5216.4万人;全国平均低保标准城市每人每月401元、农村每人每月223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9%和13.9%;人均月补助水平城市265元、农村121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5%和13.4%。前三季度全国共支出城乡低保金1116.3亿元。2014年中央财政共安排低保补助资金1101.48亿元,比2013年的987.7亿元增加了113.78亿元。

  窦玉沛强调,虽然最低生活保障及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救助制度的全面建立和实施,为城乡困难群众提供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基本生活保障,但同时要看到,低保等救助制度还难以解决群众遇到的突发性、急难性、临时性的基本生活困难,非本地户籍居民出现临时生活困难时,得不到及时救助。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2007年以来,民政部指导地方积极探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行救助制度的不足。不过,作为一项托底性民生保障制度,亟待从中央层面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和规范管理。 

  窦玉沛称,这项制度在地方07年就开始进行试点,这次主要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制度。《通知》从填补现行社会救助制度空白出发,按照《暂行办法》相关规定,着眼于健全托底性民生保障制度,突出强调了临时救助托底线、救急难的制度特点和功能定位。《通知》不仅提出了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而且明确了临时救助的制度内容、工作机制、审核程序、保障措施。


【编辑:李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