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推动海洋经济升级 企业拓产业链走向远洋

2014年11月05日 16: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青岛11月4日电 (记者 董冠洋)随着中国海洋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换档期,官方力推的蓝色经济转型升级,已见其效。2013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为5.4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9%。但同时,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等传统产业面临更严峻挑战,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服务业成为增长重点。记者近期跟随“海疆万里行”主题采访团,对以青岛西海岸新区等为代表的中国海洋经济“陆海统筹”发展试验田进行了走访。

  延伸海洋产业链:海藻串起高附加值“明珠”

  晒干的海藻经过浸泡、破碎、提取、净化漂浮,衍生出几十种新产品——从纯棉制品印花涂料中的海藻胶,到糖果、蜜饯、果冻中的功能糖醇;从海藻面膜等护肤用品,到敷料、手术缝合线等生物医用材料;海藻提炼后残余的废渣,进一步加工成有机生物肥。

  “可以说,海藻浑身是宝”,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可昌告诉记者。从单一的“碘、醇、胶”老三样海藻制品,明月海藻已经将产业链拓展到功能糖醇、海藻有机肥、生物医用材料、海洋化妆品、海洋功能性食品等领域。据了解,1吨海带的市场价是0.8万元,加工成海藻酸盐价值提升到1.6万元,继续加工成终端产品海藻酸盐医用敷料,市场价值达到240万元,价值提高近300倍。

  目前,明月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藻生物制品企业,营销网络遍布世界80多个国家,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25%。明月集团正在牵头组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物产业联盟,带动区域发展。

  挖掘细分市场:造船企业打造“海上移动城堡”

  “这种四桩腿自升式海上生活平台,可以给150名海上作业人员提供三星级住宿环境,桩腿自动升降,既可以像船只一样在大海上航行,也可以固定在海底”,青岛海西重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朱声凯向中新社记者介绍,泊位中的平台将交付中东客户,企业另有9台订单在握。

  2013年,中国海洋船舶工业生产经营形势依然严峻,全年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减少7.7%。能够跳脱全球船舶业寒冬逆势增长,海西重机的秘诀在于主动挖掘细分市场的敏锐和魄力。

  “传统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是生产、生活在一起,一旦发生事故,很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朱声凯说。2012年11月,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爆炸,正值传统订单“山穷水尽”的海西重机,敏锐捕捉到了海上生活平台的市场需求,并在投资方力避风险之时,自主投入大部分资金研发尚无买家订单的庞然大物。

  “现在全世界也没几家做这个平台的”,朱声凯望着眼前这座90米高、60米长、40米宽的海上生活平台介绍,除发电机之外,所有部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化率达到90%。该平台已成为企业继起重机、龙门吊之外的新利润增长点。

  走向深水远洋:近海捕捞转型国际渔业基地

  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捕捞,近海的天然馈赠日益减少。为拓展远洋渔业,黄岛区整合渔业企业,发展远洋渔船40艘,远洋捕捞秋刀鱼、鱿鱼等产量2.3万吨,主要在俄罗斯、韩国、朝鲜、印尼、马来西亚、阿根廷、毛里求斯等海域作业。

  “我们正在大力发展国际远洋渔业”,鲁海丰集团副总经理薛波介绍,目前集团在已有14艘1200马力以上大型远洋捕捞船只的基础上,以印度尼西亚项目为起步,规划建设集捕捞、制冰、修船、渔港码头、冷藏基地、水产品加工基地等设施于一体的国际化远洋渔业基地,制定了“南下南洋(东盟),西进印度洋”的远洋渔业发展战略。

  “目前中国沿海地区的超低温冷库仅3万吨左右,容量太小,渔业产业链也不完备”,薛波介绍,与此同时,在新区政府支持下,鲁海丰投资100多亿元,正在建设中国北方(青岛)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其中超低温冷库容量40万吨。项目建成后,西海岸新区将成为东北亚重要的水产品交易中心,吸引日韩俄等远洋鱼货来此交易,带动渔业经济整体发展。

  走向海洋、经略海洋是中国官方的战略选择。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目前中国海洋经济已初步形成“5+N”格局,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天津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5大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以及辽宁沿海、江苏沿海、广西北部湾和海南岛等其它以海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区域。

  作为中国第9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陆域面积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海岸线282公里。这里拥有扼守京津海洋门户,辐射内陆、连通南北、面向太平洋的战略区位优势,是中国海洋经济“陆海统筹”发展的试验田。

  记者观察到,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基础条件优越,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最有力的战略依托。据统计,青岛涉海专业两院院士有19人,占全国的69%,高级海洋专业人才约占全国同类人才的30%。目前,西海岸新区也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放大海洋产业集聚效应,抢占海洋科技的制高点,打造海洋经济升级版。力争到2020年,新区海洋高新产业产值年均递增18%以上,力争突破3000亿元,海洋经济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0%;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0%。

  2014年“海疆万里行”系列主题宣传采访活动,由国家海洋局、国家发改委、国家文物局共同主办。(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