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成都建标准化“名片” 村公专项资金不再“隐形”

2015年01月21日 16:59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

  去年以来,按照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统一部署,成都各区(市)县从群众关注焦点、百姓生活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在统筹城乡的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创新突破,亮点频出。

  在深化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方面,青白江区创新建立了项目咨询制度、后期管护制度提高村级专项资金使用绩效,郫县安德镇各村(社区)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全过程参与村级专项资金项目,大邑县通过完善公示机制提高村级专项资金使用绩效,新都区则实施村级公共服务专项资金项目标准化标识管理,都取得了实效。

  在创新农村新型社区自治管理机制方面,双流县推行了“1+3+1+N”社区自治管理新模式,都江堰市则创新自治管理,推进城乡物业管理全覆盖。

  “贴上标识之后,村级公共服务专项资金的钱用到哪了一目了然,大家心里也一清二楚,没得话说。”新都区龙桥镇瑞云社区27社的居民万金田指着沟渠边新装上的一块牌子说道。

  万金田说的正是新都区村级公共服务专项资金项目标准化标识管理的一个具体项目。新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村公资金的使用越来越多,回答居民疑问、让群众对村公资金的使用满意,成为社区推进改革工作的头号任务,贴上标识,村公资金的使用从“隐形”到“显形”成为直观有效的办法,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据悉,目前,新都区13个镇街的217个村(涉农社区)已全部为村公资金使用项目贴上了标识。

  “贴标签、写名字”

  村公资金使用更透明

  新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村级公共服务专项资金投入使用以来,对各村社特别是一些基础条件较差、想改变现状却苦于资金缺乏的村社来说,在解决交通、水利、公共服务用房等群众急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起到了很显著的成效。但随着村公资金一年比一年多,“钱到底用到哪儿去了”也成为很多群众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要想东西看得见,就得让它有名片。新都区龙桥镇瑞云社区最先萌发出给项目“贴标签、写名字”的想法,并将看得见的路、桥、沟等基础设施和看不见的保洁、巡逻人员等专项资金项目,都贴上“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标识”。

  “为了使村公资金更加透明,我们决定使用贴标识这一方式。”该社区主任郭良义说,“哪怕只出了一分钱,也要贴上标识标明使用了村公资金,让老百姓一目了然。”

  “我们每年的村公资金使用大概分为社会管理类、文化活动类、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类,不管哪一类的使用,我们都坚持贴标识。”郭良义说,“贴这些专门标识,就是让老百姓感到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不是虚的。只要贴了标识,老百姓就有权监督,有权管理。”

  更直观、易监督

  资金去向一目了然

  村公资金究竟在哪一项目中使用,必须通过议事会表决通过后才能定,这已是居民们的共识。既然村公资金使用已是大家商议后的决定,那么还有贴标识的必要吗?这一问题,还得社区居民来回答。

  “我们社区面积大,人又多,每年村公资金都比一般社区多,贴了标识我们就更清楚资金的使用去向了。”1社的居民谢明伍说。

  “以前,每年社区都要张贴(村公资金使用)公示,但是贴标识后,更加直观。”6社的居民王继康说。

  “去年,我们社对沟渠进行了维护,用的就是村公资金的钱。因为我看到旁边立的牌子了。”万金田告诉记者。采访中,大多居民对标识的使用很满意;也有少部分表示无所谓,他们信任议事会的监督。

  瑞云社区是由瑞云、笔架、肖家三村合一的大型涉农社区,有5324人。因此每一年村公资金都较一般社区多,去年50万,今年61万。在资金使用上,社区尤其注意公开透明,也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

  新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通过项目“标签公示”这个办法,也转变了基层干部和居民思想观念,让居民参与和知晓村公资金使用的渠道得到扩宽,从而真正把居民的意愿作为项目建设的依据,确保了居民的资金居民自己说了算。

  群众自主 双流109个新型社区

  推行“1+3+1+N”社区自治管理新模式

  从双流县城出发,沿双华路一路前行,当行驶至与西航港大道交界处时,一座红白镶嵌墙体的居民住宅区特别显眼,这是西航港街道九龙湖社区空港四期新型社区。平整的路面、整齐的绿化和各种现代化设施,小区内的管理井井有条,和城里的任何一个运行良好的社区并无两样。但是,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这是一个住着2736户5035人的农民安置小区。

  这个小区还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一个缩影。成都商报记者获悉,双流县通过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已探索出了以民主化管理、多元化筹资、市场化经营、精细化服务、市民化培育“五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社区自治管理模式,并初步实现了小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这也获得了《小康》杂志“中国十大社会管理创新”奖。目前,双流县已建成这样的新型社区109个(其中100户以上小区85个),面积767万平方米,入住农户5.87万户、17.08万人。

  “这里住起安逸哦,上下楼有电梯,安全有保安,休息区有花园和健身器材,跟以前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居民钟世福老人很感慨。

  伴随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双流县也有大批农民走进城市成为新市民。如何让他们拥有配套完善的居住环境,享有便捷实惠的配套服务已成为一道重要课题。

  双流县的做法是,将农民安置小区与城市社区接轨,创建新型社区,全面开展了以民主化管理、多元化筹资、市场化经营、精细化服务、市民化培育“五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社区自治管理,大胆探索并积极推行“1+3+1+N”的组织体系管理架构,社区居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等方面有了显著变化。

  所谓“1+3+1+N”组织体系模式,就是双流在每个镇(街道)选择1个已建成的农村新型社区,率先开展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议事会、监委会、管委会为自治主体,以小区楼栋(片)长为辅助,以其他社会组织为有效补充的组织体系模式,对小区进行管理,让居民充分发挥自主作用,由此实现新型社区的居民自治管理新模式。

  双流县委统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形成小区的长效管理,双流还建立了“一章两制”、“一户一册”、“一月一议”、“一事一评”管理机制,逐步实现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定、民事民办、民主监督”。不管是生活环境,还是新型社区住户们所享受的社区居民权益保障、社会服务,都与城市社区住户实现了等同。

  都江堰市创新自治管理

  推进城乡物业管理全覆盖

  去年,都江堰市组织市级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在全市推进物业管理全覆盖工作。目前,都江堰市农村散居院落、老旧(三无)院落、商品房小区、新居区、农集区五类共1821个小区院落物业管理覆盖率达100%。

  谈到具体做法时,都江堰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是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开展民主自治管理、院落环境治理、网格服务管理、常态化机制建设等多项工作,充分发动群众开展以“四清”、“五乱”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改善优化农村居住环境。同时,强化对散居院落综合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分析梳理,并开展文明礼仪、卫生健康、就业技能等教育培训活动,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就业能力。记者 韩利

【编辑:和星晨】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