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丝路历史启示当代建设:新疆为交汇之地占据优势

2015年02月16日 09:14 来源:《求是》  参与互动()

  推动丝路共建 促进区域共赢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之一。这一战略构想目的是有效促进亚欧区域互动、实现沿线各国互利共赢,必将对当前和未来世界经济版图产生重要影响。实现这一战略构想,需要我们借鉴古丝绸之路的经验与启示,加强沿线各国的合作共建,推动区域实现共同繁荣。

  回顾丝路历史 启示当代建设

  历史上,丝绸之路对亚欧大陆各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过多方面的重大影响。作为古代社会最重要的商路,它实现了亚欧大陆内部物质产品的交换和作物品种的传播。依托丝绸之路,远隔关山的人们把他们创造的各种物质产品和各地理单元特有的作物品种送上这条驼铃悠扬的互通之桥,实现了商品互通有无和作物品种的异地传播,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也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文明视野。

  丝绸之路也是东西文化交流史的代名词。亚欧大陆各地人们创造出的文化成果,很多被送上这条五彩斑斓的互惠之桥,实现了人们共享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愿望。各种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手工业技术,借助丝绸之路传播到远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也是借此西传;各种思想成果、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借助丝绸之路影响四面八方。

  丝绸之路还是古代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相互了解、实现友好交往的沟通之桥。通过丝绸之路,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甚至欧洲和北非的众多国家建立了密切联系。各国使团在丝绸之路上往来穿梭,表达着来自远方的友好问候。

  丝绸之路延续了两千多年,却在人类文明走进近代之时,逐渐失去了往日繁荣而日渐式微。究其原因:一是航海技术的进步和海上贸易通道的开拓导致世界交通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二是一些重要的沿线国家由于战争、分裂等因素导致贸易通道不再畅达;三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恶化。

  古丝绸之路的兴衰,给如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提出了一些重要启示:

  首先,沿线各国要有一定的经济支撑条件,以及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现实需求。例如,在古丝绸之路中,中国生产的丝绸、漆器等高档消费品和茶叶等日用必需品在西方世界的需求量十分巨大。

  其次,安全、便利的通道是丝绸之路发展繁荣的基础和保障。例如,历史上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境内社会安定,在丝绸之路沿线设置驿站、烽燧二合一设施,作为“官道”,这是古代最为安全和便于商旅通行的道路。

  再次,必须树立区域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古丝绸之路是让沿线各国、各族、各地区共同受益的互惠之路,所以它才能长久存在并名垂后世。

  打牢合作基础 推动共同发展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起始点的中国,近年来与沿线各国进行了全方位、多领域的成功合作,为未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共赢,打下了坚实基础。

  贸易、投资快速增长。通过多年的共同努力,中国已成为俄白哈关税同盟的最大贸易伙伴国,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塔吉克斯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2014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额达450亿美元,大约是建交之初的100倍。截至2012年底,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存量为78.2亿美元,哈萨克斯坦已成为中国第三大投资目的国,中国已成为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大投资来源国。贸易与投资增长促进了上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就业的扩大。

  通道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相继开通,通过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渝新欧国际铁路”、“欧洲西部—中国西部”交通运输走廊相继开通或正在加紧建设,促进了能源资源开发合作,实现了利益共享,也使贸易便利化的基础条件不断改善。

  人文交流日益活跃。以新疆为例,新疆与中亚地区有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传统与民俗特质,随着向西开放战略不断推进,新疆与中亚地区的民间往来日趋增强。近几年来,新疆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范围涉及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多数是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

  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中国与丝绸之路许多沿线国家在社会安全稳定方面开展了合作,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平台,中国与中亚国家已经举行多次联合军演,并在新疆进行了中亚国家强力部门的有关培训等工作。未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领域将不断拓宽。例如,中亚与中国新疆等地都面临“三股势力”给社会稳定带来的现实威胁,如何加强反恐维稳合作、消除极端主义影响,如何完善社会治理机制,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等,将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的重要方面。

  经济互补潜力巨大。中亚国家能源资源丰富,近年来对能源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思路,能源销售市场多元化符合中亚国家利益最大化要求,而中国则需要拓展进口能源渠道,以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中亚国家的能源出口战略与中国进口多元化战略不谋而合;我国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可以为沿线国家一些产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我国具备技术优势的产业越来越多,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丰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我国与沿线国家进一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

  占据多方优势 新疆大有作为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空间格局上,新疆是北、中、南三条大通道的交汇之地,又处于东西两大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和枢纽,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一是资源优势。新疆有着较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铁、铜、镍、金、稀有金属等矿产蕴藏丰富,资源加工与转换能力不断增强,为区域能源资源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新疆的水土光热资源充足,经济开发的潜力巨大;新疆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在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中居中国之冠。

  二是地缘优势。新疆与8个国家接壤,直接连通国内国际两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市场,特别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以及未来中巴铁路、中吉乌铁路的建设,“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通道和枢纽作用将更加突出。

  三是人文优势。新疆是东西方多元文化的交汇点,经过长期的相融共生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境内一些少数民族是跨界而居,血缘相亲、语言相通、风俗相近,传统友谊源远流长。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和新的发展时期,新疆的对外开放和基础设施建设都迈上了新台阶。2014年5月底,中央召开了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强调,要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中央特别提出,要加快新疆对外开放步伐,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又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节点,新疆有义务也有能力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努力把新疆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建设成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这些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在这些领域的合作共建,实现区域互利共赢。

  加强沟通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

  丝绸之路经济带自提出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国,特别是沿线各国、各地区的积极参与和广泛关注。但要真正发挥其作用,实现其目标,还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加强政治互信与发挥一些国际性组织的作用,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前提。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这一宣示需要得到沿线国家的认可和支持,进而实现政治上的互信。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现有区域,已有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共同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必须与这两个组织甚至其他更多的世界性、区域性组织进行协调与融合,消除来自一些组织和国家的顾虑与阻力,在发挥现有政治经济组织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其他合作机制形成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二,加强人文交流和统筹道路等基础设施规划,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基础。要大力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扩大沿线各国民间交往。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相互翻译和推介优秀文学作品;拓展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如互派留学生,共建跨区域的联合大学等;促进旅游合作,共推旅游精品线路,建立丝绸之路沿线无障碍旅游区,为游客提供安全的旅行保障和标准化服务;密切学术机构、青年组织、新闻媒体的友好交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会涉及到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地理环境、技术支持,需要各国间相互协调与配合。丝绸之路途经的地带多山、多沙漠,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地理条件决定丝绸之路的很多路段只能绕行,而无法直接通过。要想使交通线充分发挥扩散效应,选址除了考虑地理因素外,还要充分考虑经济因素和民生诉求。

  第三,创造一个安全、和谐、高效的区域环境,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保障。“三股势力”长期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一些国家肆虐,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在沿线国家之间建立起相关反恐合作机制。此外,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跨境物流需要充分考虑道路、体制、通关便利化等问题。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还必须加快协调相关国家在贸易准入、投资保护、税收优惠、人员往来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尽早谋划形成经济带区域性金融中心,为经济带沿线各国经济交往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高建龙)

【编辑:王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