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江西探索就近城镇化 镇村联动避免农民“被上楼” 查看下一页

2015年07月13日 10:35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

  江西的新村镇建设,就是中西部就近城镇化的有益探索:以集镇为中心、公共服务向镇周边乡村延伸、在集镇1公里范围内形成“镇村联动”。这是农民家门口的城镇化,它避免了农民的“被上楼”,也方便了农民回乡创业,享受城镇公共服务,是一种新的村镇模式。它似城非城、似村非村,是一条契合中西部地区实际的就地城镇化新路子。(专题策划\编辑:何晏)

  家门口有了新村镇

  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始探索非迁移式的新型城镇化路径,通过将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使农民就地享受城镇生活。江西宜春、抚州、九江、新余等地开展的镇村联动试点,就是这种就地城镇化理念下的一种新探索,其中农业大市宜春的试点已颇显特色和代表性。

  通过探索镇村联动,江西致力于形成“乡镇主导、农民主体、土地运作”的镇村建设自我发展良性机制,同时为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创造条件,打通基本公共服务到镇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

  镇村联动强化集镇的城镇功能

  记者调研发现,早期的城镇化试点多为异地安置,即结合征地与社区建设的城镇化。如,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在县城规划建设民族新城,对搬迁过来的生态移民给予买房补助。还有一种城镇化是让农民集中“上楼”的同时保留其户籍和土地。如,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将村庄整合进新型农村社区,入住社区的农民成为“带土地的市民”。

  而江西宜春等地的城镇化探索则是一种典型的农民家门口的就近城镇化。2013年6月,宜春市选择19个示范镇试点镇村联动,将其周边1公里左右范围内的96个村庄纳入联动范围。通过大力推进镇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集镇的城镇功能,强化经济发展基础,以带动周边村民就近实现城镇化。

  “以集镇为核心、辐射周边卫星村的发展模式,是宜春市对新型城镇化的一项新探索,较符合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能有效避免城镇化带来的‘城市病’‘农村空心化’等问题。”宜春市市长蒋斌介绍,与农民弃土离家迁入城市、重新适应新环境的城镇化不同的是,镇村联动让农民“不背井、不离乡”,在集镇、中心村等小微居民聚居区就能够实现非农化就业、社区化生活等大部分城镇化目标。

  距离宜春华林山镇1公里多的艮山村是个有400多人的小山村。村民熊经玉回忆起以前村里的脏乱差,不胜感慨:“房屋乱搭乱建,溪流垃圾堵塞,路面坑坑洼洼、污水横流,晴天都得穿雨鞋出门。”

  作为华林山镇的旅游景点村,去年镇村联动中,艮山村通路、改水、垃圾收集处理等系列措施落实到位,发生了巨变:一道清溪穿村而过,两边或是凉亭小榭或是临溪仿古店面,青砖黛瓦、白墙翘檐,家家户户垃圾集中清运,一个青山绿水的城镇社区跃入眼帘。

  在外跑运输的熊经玉决定回家办“农家乐”,他说:“附近集镇和村里的生活设施正向县城看齐,学校办在了家门口,小孩上学比在外面方便多了。休闲旅游也发展起来了。今年‘五一’,村里游客达上千人,一些游客还直接租住村民房屋长时间在此生活。”

  通过就近城镇化,宜春市已有30多万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到城镇生活。务工有产业、购物有超市、休闲有公园、用水干净方便,垃圾污水集中处理,村庄具备了社区功能,农民享受到了市民待遇。

  就近城镇化要尊重产业规律

  “就近城镇化不是‘摊大饼’,要量力而行。我们不是要把每个乡镇都变成中心镇,而是通过政府引导、尊重产业规律,让具备优势的乡镇脱颖而出,进而辐射周边的村庄甚至乡镇。”宜春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副局长陈德进说。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镇村联动的示范镇都是所在县(市、区)经济基础较好、比较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大的乡镇,具备承载镇村联动建设发展的实力和条件。如华林山镇具有发展旅游的条件,石脑镇交通方便,距县城较近,城镇化基础较好。

  城镇化布局必须与产业“联姻”。“要有基于乡镇层面的产业布局,将村一级纳入总体规划,避免昙花一现式的城镇化和重复建设问题。”高安市石脑镇党委书记陈钰对此感受颇深。

  曾经的石脑镇,尽管距离高安城区最近,但资源十分匮乏,经济社会发展乏力。地上无森林、地下无矿藏、土地面积小、人均耕地少,集镇规模小且品位不高。

  但如今走进石脑镇,只见一排排徽派房屋改造正在进行;万亩豇豆、千亩辣椒等特色种植基地硕果累累;光电、陶瓷等企业生产热火朝天……数据显示,石脑镇集镇面积已从1.5平方公里扩大到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发展到2.1万人。值得一提的是,在镇上就业或创业的人口目前已经超过7万且绝大多数来自周边的非试点乡镇,仅附近的龙潭镇就有近2万人。石脑镇在镇村联动资金的支持下,正按照高安中心城区的标准来建设集镇,通过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良性互动,正实现经济的飞跃发展。

  目前,该镇已形成了光电、食品、电子等七大产业,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万亩豇豆生产基地、万亩蔬菜基地等六大农业产业基地。石脑镇的土地挂牌价格也从每亩120万元涨到了250万元左右,从一个侧面显示其集镇“吸附”能力明显增强。

  “城镇化建设需要大笔资金支持,实现可循环发展成为关键。”蒋斌说,新常态下政府更要有效精准投入,实现“不投没有、小投小有、大投大有”的良性循环。据悉,截至2014年11月底,宜春市首批示范镇财政收入达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亿元,其中有8个示范镇财政收入过亿元。

  混合型动力源的城镇化

  记者调研发现,在镇村联动的过程中,宜春市注意将主要资金明确到乡镇一级,将镇村联动定位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城镇化的延伸点、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

  “功能齐全的小城镇往往比大城市更吸引企业,因为大城市的人工费高,企业生产运营成本也高。镇村联动补齐了集镇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不完备的短板,在招商引资上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不少老板都是自愿来,主动加大投资。”对此,宜春市万载县三兴镇党委书记汤建勇很自豪。

  他举例说,三兴镇有一家花炮企业,2009年就签约了,但企业老板考虑到集镇功能不完善,在资金投入上一直比较保守,厂房建设拖拖拉拉。镇村联动后,镇上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完善了,原本打算明年才竣工的项目,提前了近两年完工,如今已投入生产,招聘了附近300多名劳动力。

  宜春市的镇村联动试点采取了混合型动力源。“政府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公共服务建设中,撬动社会资金,进而带动农民主动参与到城镇化建设中。”宜春市泗溪镇党委副书记赵可说,集镇的商户增加了30%左右。

  镇村联动之前,因为人流量少,商业街上1200多家商铺多实行阶段性营业,赶集时才开门,晚上更是歇业;现在有一半的商铺晚上也营业。据了解,集镇上商品房价格每平方米平均上涨了300元;店铺年租金由原先的1.1万元上涨到1.4万元。

  蒋斌说,宜春走的是一条政府引导、产业推动、农民自愿“三合一”的融合发展之路。据了解,首批示范镇建设投资额达93亿元,其中近六成为社会资本,这是镇村联动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化建设的一大力证。(记者 余孝忠 郭远明 袁慧晶)

  似城非城、似村非村的城镇化

  我国进行城镇化探索已有数十年。各地的发展思路也已逐渐由狭义的“农民进城上楼”,转变为以“农村人口享受与城镇人口均等的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较之其他地方,宜春探索的就近城镇化有其创新之处,这种家门口的城镇化,避免了农民的“被上楼”,也方便了农民回乡创业,享受城镇公共服务,是一种村镇新模式。

  村民的若干个“没想到”

  “垃圾都丢空地上,堆高了就烧把火,烧矮了继续堆,一两年才清一次;雨天出门必穿套鞋(当地对雨靴的俗称),漫上来的污水粪便是绕不过去的;以前房子、猪圈建得横七竖八的,村里几乎没有真正意义的道路,小轿车是进不来的。”这是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三兴镇邹家村村民邹任初脑海中忘不掉的记忆。

  “没想到村里能干净成这样。”邹任初看着自己生活了60年的村庄对记者感慨。如今,村民自建房排列整齐、白墙蓝顶,家家户户门口都有垃圾桶,每隔两天有人来清理,村口不远处还有健身设施。“更让我们满意的是,村里新修了地下管网,实现了雨污分流。”邹任初告诉记者,他自筹资金将平房改建成楼房后,在3层楼内修了4个干干净净的卫生间,像城里的房子一样贴上了瓷砖。

  和过去的脏乱差说“再见”的不仅仅是邹家村。三兴镇的集镇原先是一个“七”型街,面积不过0.5平方公里,镇村联动后,新修的商业街让集镇的格局变成“甘”字型,面积扩大到了1平方公里。

  在镇村联动25项“规定动作”中,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受到很多镇民和菜农的欢迎。三兴镇党委书记汤建勇介绍,政府投入1000万元新修了一个占地6000平方米的农贸中心,周边规划了300平方米的公共停车场及若干商铺。农贸中心现已投入使用,一半面积供农民免费使用,卫生费都不收。如今赶集的人流量大幅度提升,辣椒种植户李新源说,他赶集的收入实现了翻番。

  宜春市副市长凌卫介绍,通过财政拨付、土地出让、向上争取和部门帮扶等多渠道发力,宜春确保首批示范镇每个镇有1亿元建设资金,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25个基础设施项目在19个示范镇落地,有红绿灯、有快递中心、有大型连锁超市、有生活污水处理厂,孩子进公办幼儿园就读也不再是农民遥不可及的梦想。

  采访中,记者遇到了上高县泗溪镇林溪村的吴云来幼儿园接5岁的女儿放学。原本在广东东莞打工的她去年回乡,发现镇上建了公办幼儿园,马上把女儿从东莞的私立幼儿园转过来。“没想到乡里也能有这样标准化的公办幼儿园,管理水平也像城里一样。这几年家乡变化很大。”她高兴地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这所中心幼儿园位于泗溪镇中心路段,占地6700平方米,可容纳1000余名幼儿就读。记者在幼儿园里看到,室外地面都做了软化处理,户外有大型滑梯、彩色跑道等体育游乐设施;室内十分整洁,虽然正在下雨,但地砖上看不到一个泥脚印。一些等待父母来接的儿童正在老师的陪伴下玩着摇摇马。

【编辑:吴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