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家祭 幸存者迄今仅有百余人

2015年12月02日 04:32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内悬挂的慰安妇肖像。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内悬挂的慰安妇肖像。

  据新华社电“亲爱的堂爷爷、父亲、舅舅和弟弟,你们离开我78年了,我对你们的思念从未停止……”1日上午,位于南京城西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前,90岁的杨翠英老人一边呼唤着亲人,一边将哭墙上父亲杨学文、舅舅杨贤营的名字指给人看。

  2014年2月,我国通过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同年12月,纪念馆首次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祭告活动,意在唤醒正渐渐消逝的幸存者们的记忆,让个人证言能以家庭为单位代代传承。在今年国家公祭日前夕,南京从12月1日集中开展为期1个月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遗属们通过在名单墙前上香、献花、跪拜、诵读祭文或家信等形式,悼念遇难亲人。

  杨翠英老人用颤抖的手抚摸着墙上亲人的名字,当年的绝望和呼号仿佛又回到耳边。她告诉记者,1937年,南京沦陷后,13岁的自己和父母、弟弟和小叔叔一起躲进大方巷难民营。12月14日,她的父亲和舅舅在难民营内被当作中国俘虏兵抓走。理由是他们的手上和肩部有老茧。“他们是种地的农民,扛扁担和拿镰刀长出的老茧竟成了罪证。最可怜的是我那出生不久的弟弟杨小宝,因为哭闹被日军活活踩死。”

  “母亲靠在脸上抹上黑灰才躲过灾难。她经历的这场浩劫,不仅给她个人,也给我们这个家庭留下创伤。对日本右翼一再否定侵略历史的行径无法容忍。”杨翠英的女儿杨怀清说,作为死难者遗属,有责任将这段历史真相传递,避免战争灾祸重演。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迄今仅有一百余人,且年事已高,平均年龄超过80岁。

  一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遗属、幸存者的后代对相关历史比较熟悉,成为将历史传承下去的又一重要群体。据了解,自201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登记工作”启动以来,已有270多个家庭,3000多名遗属进行了登记。

  纪念馆名誉馆长朱成山说,举行家祭活动,也是为了告诉人们,30万不是冰冷的统计数字,而是由一个个家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组成的。

【编辑:史建磊】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