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报告:靠市场资源发展学前教育 不能根本解决“入园难”

2015年12月24日 15: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报告:靠市场资源发展学前教育不能根本解决“入园难”
图片来源:《社会蓝皮书: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中新网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 陈伊昕)24日在北京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指出,学前教育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还未根本解决。其中,民办园撑起大半边天是不争的事实。不过,依靠市场资源发展学前教育不能根本解决“入园难”问题,还带来了“入园贵”的问题,这增加了贫困家庭子女和农民工子弟接受学前教育的困难。

  12月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社会蓝皮书: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蓝皮书指出,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开端之际,许多大城市出现幼儿“入园难”问题,而大多数农村和流动儿童无园可入或无钱入园。随着原有单位福利体制的瓦解和幼儿教育机构的市场化,中国的学前教育受到极大冲击,幼儿园数量不能满足需求,大城市普遍存在学前教育需求与供给严重失衡的问题,家长们普遍感到“入园难”“入园贵”。

  蓝皮书进一步指出,北京市幼儿园总量从1996年的3056所减少到2010年的1266所,下降58.57%,其中一级质量标准幼儿园(即优质园)只有383所。天津市2010年重点公办幼儿园报名人数与招收人数之比超过4∶1。深圳2010年全市有1000多所幼儿园,只能提供小班新生学位约7.3万个,但全市需要入园新生达13.5万人,供需缺口接近一半。由于供需失衡,许多家长不得不托门路、找关系、拼背景。同时,资源的稀缺也带来收费的昂贵,给幼儿家长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蓝皮书称,“入园难”问题引起中央政府以及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创办公立幼儿园,同时鼓励民办幼儿园的发展。2011~2013年中央财政学前教育项目经费投入500亿元,快速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近年来许多地区都加大力度进行公办园建设,尤其是在资源严重不足的农村地区创办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机会,将富余资源及其他公共资源改建、扩建幼儿园。在城市,各地政府采取措施,把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办成普惠性幼儿园。在此基础上,鼓励企事业单位、集体和民间力量办园。通过补助生均经费等多种方式,形成民办公助的普惠性幼儿园。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

  蓝皮书指出,经过“十二五”的五年努力,中国学前教育供需矛盾明显缓解,学前教育入园率得到明显提高,与2009年相比,2014年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提高19.6个百分点,达到70.5%,提前6年实现了教育规划纲要规定的70%目标。

  蓝皮书认为,客观上讲,当前学龄前儿童“入园难”问题仍未彻底解决,尤其在经费保障方面仍存在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公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民办幼儿园数量持续增长,2004年已超过公办园数量,2012年达到12万多所,占比为68.8%。到2014年,民办幼儿园达到139282所,占幼儿园总数(209881所)的66.4%。

  蓝皮书称,民办园撑起大半边天亦是不争的事实。依靠市场资源发展学前教育不能根本解决“入园难”问题,还带来了“入园贵”的问题,这增加了贫困家庭子女和农民工子弟接受学前教育的困难。

  蓝皮书称,2014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要求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并提出到2016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左右的目标。“十三五”规划也将提出更高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要顺利实现这些目标,还需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