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多地推行“赏罚”机制治霾

2016年04月06日 16: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2016年1月3日,郑州出现严重雾霾天气,空气质量“爆表”,污染指数超过500,属于罕见的严重污染。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新社郑州4月6日电 (记者 李贵刚)饱受雾霾之痛的中国多地相继推出明码标价的“赏罚”机制,以期解民众“心肺之患”。

  一度被调侃有“约谈蓝”“阅兵蓝”和“上合蓝”的河南郑州,本月初由官方推出“赏罚”机制治霾。而在上月底,环境资源审判庭亦在河南挂牌成立,该省接连祭出“杀手锏”,向雾霾等生态问题“宣战”。

  2015年上半年,郑州市曾在全国大气环境质量中排名倒数,由此被国家环保部约谈。面对越来越少的蓝天白云,郑州官方“动真格”了。

  郑州市政府4月1日公布的“赏罚”机制显示,在目标浓度值基础上每降低1微克/立方米,给予50万元人民币(下同)财政奖励;每升高1微克/立方米,则要被处以财政扣款50万元。

  按照目标,郑州2016年PM10、PM2.5年均浓度将分别控制在115微克/立方米和79微克/立方米范围。

  事实上,早在2014年山东就已经尝试建立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1微克/立方米污染物的价码是20万元,到了2016年,山东官方将这一数字增至40万元,弄虚作假者则被顶额罚款和行政拘留。

  赏罚见真效。数据显示,2014年山东全省PM2.5、PM10浓度分别同比下降16.3%和11.3%。

  除山东外,湖北省、河北部分城市等多地也在积极尝试推进“赏罚”机制治霾。有环保人士认为,在治污上奖励先进、惩罚落后,一方面可以合理分配治污资金,一方面可倒逼治污不力的地方政府改革。

  毋庸讳言,中国多地治霾推行“赏罚”机制是利民之举,成效如何尚待进一步观察。(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