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研究生命殒工厂揭“导师老板化”暗疮

2016年05月30日 15:05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 

  据媒体报道,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研二学生李鹏在上海某工厂爆炸事故中不幸遇难,该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据调查,李鹏的导师张建雨持有事发工厂股份。李鹏家人及同学介绍,张建雨在上海、浙江等地投资有多家工厂,之前他曾多次安排学生在这些工厂进行商业研究或实习。目前张建雨已被刑事拘留。

  一起安全生产事故,牵出了导师参股工厂的内幕,也让“导师成老板”的顽疾再度引发舆论的关注。早在2013年2 月下旬,北京大学研究生杨恒明因抵制“科研苦力”而发声明的事件引起网络热议;而早在 2004 年,上海交大计算机系一位66岁的博导遭到9名研究生的“罢黜”。如此培养方式,也让中国科研前景令人忧虑。

  此次华东理工研二学生命丧导师参股工厂,说明导师老板化、学术利益化和学生被盘剥的状况仍然存在,而因为生产试验置学生生命安全于不顾的行为,更是让人无比愤怒。

  本应是学术精英的高校导师,入股企业成为事实上的老板,并要求学生参与其中,其滥用导师权力的现象可见一斑;另一方面,强迫学生违规操作,从事非教学任务中的超剂量事件,师生权利也存在明显差距。

  笔者认为,研究生导师身份的异化还在于其遴选制度、管理机制出现了问题,使得纯粹的学术行为,变成了赤裸裸的商业利益操控。虽然在不少欧美国家的高校,导师也可以雇佣学生做项目,但彼此之间是平等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导师占据绝对主导的人身依附关系。更重要的是,彼此的合作是基于双方自愿,同时以“不影响学生学业”作为基本前提。

  因而,要消除这一乱象就必须对症下药。总的说来,一是要改革既有的导师遴选制度,由行政主导型向双向选择型转变,导师有指导学生的权力,而学生也有选择导师的自由。一旦某个导师的行为,不符合相应的学术规范,那么学生可以申请调整。

  二是要改变对导师的评价制度。为此要增加学生的话语权和考核权,并将学生的评价作为对导师考核的依据。若导师的口碑直接决定其招生指标或学术评级,那么导师的行为也将受到约束。

  同时,按照学术问题学术办的原则,对导师的教学时间安排、导致的指导效果都要进行评估和考核,要将导师的行为纳入制度的管控之中。

  当然最重要之处,还在于对师德的约束和控制,并围绕此目的建立一套成熟的制度体系。比如按照制度规定,“教师不允许在校外企业进行实质性兼职,个人也不能作为法人开办公司”,然而这一原则在该事件中并没有得到执行,说明在导师的管理上出现了问题,以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为内容的管理机制,存在着不足。

  最后,还应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管理,加大对其绩效的审计和评估,以此扭转“项目经费套取”的乱局。只有多管齐下,导师老板化的暗疮才会得到有效治理,学生权利才会得到尊重与保护。堂吉伟德

【编辑:高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