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深圳对口帮扶20年 黔西山区贫困人口减少收入提高

2016年08月31日 22: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深圳对口帮扶20年黔西山区贫困人口减少收入提高
记者在农民家中采访 张宁博 摄

  中新网深圳8月31日电(郑小红 张宁博)2008年以前,贵州省黔西县杜鹃街道乌骡坝社区还是一个交通闭塞、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的山区,自深圳对口帮扶以来,这里的农民在2015年末的人均纯收入已达到9160元,贫困人口也由2008年的995人减少至13人。

  该社区支部书记潘波近日在接受部分港澳及内地媒体联合采访时说:“这都是看得到的发展效果。”

  8月下旬,深圳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部分港澳及内体媒体赴贵州西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毕节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

  深圳对黔西的对口帮扶逐级别进行,20年间,深圳市已通过与当地政府合作建立医院等基础设施、派遣技术人员深入当地乡村进行科技惠农、直接出资兴建技术职业学院等方式对该地区进行了多种形式不懈的援助,使黔西南山区的众多农民受益。

  毕节市黔西县原本是一个极度落后的县城,对口帮扶以来,深圳市与地方政府合作首先打通了该区域的主干道,2008年之后,进一步的援助便陆续进入这个山区县的小镇。

  黔西县杜鹃街道乌骡坝社区支部书记潘波向记者介绍到:“自深圳对口帮扶以来,社区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及经援助确立的交通优势,发展旅游进行扶贫开发,短短几年时间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3480元增加到2015年的9160元,贫困人口从2008年的995人减少至2015年末13人。”

  赫章县水潮村,原本是一个外出务工人员占总人口40%的贫困地区,当地的留守儿童与养老问题十分突出,近年来,深圳市部分企业在当地县城兴建了轻工厂,不仅吸引了人口回流,更对当地微型层面上的家庭生活产生裨益。不少农民家已经通过危房改造等项目搬进了当地政府与深圳市扶贫单位共同营造的新房之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深圳扶贫不仅关心当地居民收入增加的情况,更注重对当地长远发展的可能性塑造。在毕节市金海湖新区职教城的深圳智慧产业园中,毕节市工业学校的学生们向记者表示,他们在深圳市援助的职业学校中学习掌握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实用技能,这省去了学生进入社会后再适应的时间,而学生在初就业时期便可得到3000至6000元不等的工资,有的学生运用在汽车维修、电子电路、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进行自主创业。

  华大基因等深圳企业通过技术援助的手段,在当地合作建立了万峰华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李攀表示,技术援助不但使公司获益,还直接带动了当地近100人就业,附近农户在公司工作可以获得3100元左右的较高薪资,改变了当地的贫困面貌。(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