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省长村长,都是河长——浙江6万名河长成为河川守护神

2017年01月22日 09:12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 

  江南水乡,河湖纵横,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带来了率先发展的便利,也率先遇到与发展相伴生的种种问题,比如河流污染。近年来,浙江以“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而河长制,就是其中的制度创新和关键举措。

  “省长村长,都是河长”,浙江大大小小的13万公里河道从此有了守护神。截至目前,浙江已经实现全省垃圾河、黑臭河基本消除,治水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和突破。

  倒逼出来的河长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河长制将在全国渐次铺开。意见指出,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各级河长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而这一制度,在浙江,已探索实行了一段时间。

  “老李,你家门前的垃圾要抓紧收拾好,别被风吹进溪里了”“阿亮,你家洗衣台的水要接到污水管道,别直排进小溪”……一大早,在浙江省永康市唐先镇上厅村,村委会主任施军航就沿着流经村子的酥溪巡查,用手机拍下河流照片,不时叮嘱乡亲们注意环境卫生,共护家门口一江清水。

  除了村干部头衔,施军航的另一个“职务”是酥溪唐先段上厅村级河长。像这样的巡河,对他来说已成为家常便饭。

  施军航是浙江6万多名河长中的一员。早在2008年,湖州市长兴县就率先试行河长制,随后,嘉兴、温州、金华、绍兴等多地陆续推行。2013年,这一制度在全省层面全面推开。

  3年前,温州一位企业家在返乡时发现记忆中的清清小河已被污染得面目全非,心情复杂的他在网上发出了“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20万元“悬赏令”,广东、江苏纷纷有人效仿,在网络上引发讨论热潮。浙江也是在那一年全面开展“五水共治”,对省域内13万公里长的河道进行综合整治,而河长制是其中的重要抓手。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浙江共有省级河长6名、市级河长199名、县级河长2688名、乡镇河长16417名、村级河长42120名,还配备了河道警长、民间河长。其中民间河长包括企业河长、乡贤河长、村嫂河长等等,他们与官方河长互动互补,群策群力,共守河川。

  “农村丢垃圾、捡垃圾、管垃圾,关键在妇女。我们村嫂河长能做的事情多着呢!”嵊州市的村嫂河长李友娥说。

  “河长不好当,河长要当好。村里的河道就像自己的责任田,一定要想办法治好、管好,这是没得商量的事。”浙江衢州市常山县紫港街道办主任黄小兵说。他还有一个身分,就是街道流域的河长。

  河长制推动“河长治”

  不信清流唤不回。站在温州市瓯海区瞿溪河畔,河水清澈,鸟鸣清脆,河边绿叶黄叶色彩缤纷。虽然已是冬季,还是有不少市民在河畔散步、遛狗。家住瞿溪河边的张大伯说:“治水之前可不是这样,那时候水的颜色几天一变,有时候是‘黑河’,有时候是‘牛奶河’,走过河边大家都得捂着鼻子呢。”

  类似瞿溪这样的改变,发生在浙江大大小小的不少河流上。

  在永康市雅庄溪流经的经济开发区段,河道上一座座绿茵茵的生态浮岛惹人眼球。然而就在一年前,雅庄溪还是另一副模样:由于河道两岸人口密集、企业众多,污染源复杂,劣Ⅴ类水质的“帽子”一直被牢牢地扣在头上,成为永康屈指可数的亟待消除的黑臭河之一。

  2015年8月,永康市委副书记范晓东“临危受命”,被任命为雅庄溪市级河长。他马不停蹄奔走在治水一线,一个月内就迅速启动雅庄溪专项整治行动。他请来专家“把脉问诊”,组织开展污染源排查,推进雨污分流。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短短两个月就彻底攻克治水难题,水质提升至Ⅲ类,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各级河长到底干些啥?在永康市,河长有三个关键职能:管、治、保。“管”即是承担管理职责,开展河流污染监管,严查涉水违法行为;“治”即推进污染整治,确保任务落实;“保”即做好清淤保洁,保障措施实施。同时,按照“一条河流、一名总河长、一个联系部门”的治水要求,全市各主干流及支流均确定一名市级河长和一个联系部门,切实掌握包干河道水质和污染源情况。各级河长都要尽到监督员、指导员、协调员、服务员“四个员”的责任。

  河长制推动了“河长治”,积极效果逐渐显现。截至2016年11月底,全省221个省控断面水质Ⅲ类以上占76.9%,比2013年提高了13.1%;劣Ⅴ类水断面占2.7%,减少了9.5%,垃圾河、黑臭河基本消除,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制度和科技,一个都不能少

  卓有成效的成绩背后是严格的制度保障。浙江先后出台了河长制长效机制、基层河长巡河、河长牌规范设置、入河排污口标识等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全省所有河道每天有人巡有人管,巡后有记录、发现问题有处置,基本做到日查日清、事事有回应。

  为了狠抓落实,在浙江,各地都把河长制开展情况列为“五水共治”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并逐级对每位河长履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问责,问责结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作为刚刚到任的衢州市龙游县县委书记,刘根宏的“第一把火”就是“治水”。县委书记的位子还没坐热,他已经巡查了县域内的不少河流,还对问题进行了认真记录,并提出了整改意见。“我是龙游县的‘第一河长’,我会坚持每个月至少两次巡河,把河长的职责履行到位。”刘根宏说。

  2016年12月22日,中办、国办发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多个部门同时出台《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这为全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提供了依据,也为浙江进一步推动河长制完善了顶层设计。

  治水没有旁观者。随着河长制的深入开展,浙江已经初步实现了全省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在各类APP与微信平台上全覆盖,搭建了融信息查询、河长巡河、信访举报、政务公开、公众参与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治水大平台。

  徐有德是衢州常山县金川街道徐村的一名村级河长。每天,他都会带上新买来的小型航拍机,对辖区内的常山港河进行空中拍摄,发现可疑水域后,用无人机下面挂着的自制取水器取水样送检。

  徐有德说:“我管辖的这条河有1200多米长,最宽处有200米,平时步行巡河至少1个小时,现在20分钟就能飞个来回。有了这个帮手,真是方便了不少。”(半月谈记者 商意盈)

【编辑:叶攀】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