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带一路”论坛:会场幕布后的“小”期待

2017年05月13日 21: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5月13日电 题:“一带一路”论坛:会场幕布后的“小”期待

  中新社记者张子扬

  13日凌晨4时35分,北京的夜色还未褪去,东方的云层已渐渐从隙缝中露出蓝色的天幕。

  作为国家会议中心行政副总厨兼中餐厨师长,55岁的陈宝明早早来到中央厨房,为即将到来的“重要时刻”盘点一日工作所需。

  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明日即将启幕,这位大厨很清楚与时间赛跑的重要性。

  自本月初,陈宝明已多日有家不归。在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中央厨房内,每一个凌晨时分,都是他“脑洞大开”的绝佳时刻。

5月12日晚间,位于北京的国家大剧院灯光璀璨,吸引市民及游客驻足拍照。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侯宇 摄
5月12日晚间,位于北京的国家大剧院灯光璀璨,吸引市民及游客驻足拍照。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约2000位与会代表用餐,我和我的团队必须充分准备,确保万无一失。”在“食品安全零事故”这项硬性指标面前,陈宝明面对中新社记者一度深叹“主厨不易”。

  曾服务过北京奥运会、北京APEC峰会、杭州G20峰会等一系列国家“盛宴”的陈宝明,深知作为东道主在接待中外宾客时付出的努力,而对他而言,承担各国朋友的一日三餐,这份特殊使命的背后,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责任。

  据陈宝明透露,自去年年底接到这项国家任务后,他的团队对菜肴已历经千百次的选择,不断提出创新,一再自我否定,“折磨自己”,无非期待着给国家呈现出一道精美答卷。

  “答卷是什么?就是中外宾客在品尝你准备的菜品后,会竖起大拇指,对你说句verygood。”

  “所以,你必须对自己狠一点!”陈宝明笑言。

  半年的时间,让陈宝明对“一带一路”这个概念有了自己的理解——“一带”与“一路”看似两条主线,却凝结着中国人的智慧,将历史与现实连接起来,做出更大的蛋糕,与世界各国同享。

5月12日,位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正式启用。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侯宇 摄
5月12日,位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正式启用。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为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展示中国烹饪的博大精深,陈宝明为客人开出的餐单可谓是“古老与现代”的混搭,既有著名的北京烤鸭、宫廷“全家福”、独咸茄,亦有西式牛排,中东水果烩羊肉、迷你囊,以及各式甜品……

  “也许每个人对佳肴的评判有所不同,但人们通常会对美的东西产生共鸣。”按照陈宝明的设想,“让每一道菜在制作过程中呈现出艺术感,透过灯光与台布的搭配,描绘出‘沙漠’与‘海洋’的图景,在视觉效果的冲击下,每一道菜都是佳肴。”

  为了赢得中外宾客的尊敬,这位资深大厨不停地与时间赛跑,而为让各国记者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34岁的保洁员孙巍要与每一粒灰尘作“斗争”。

  清晨7时,当国家会议中心的新闻中心还处于平静状态,祖籍吉林的孙巍已经抵达工作岗位,开始一天的劳作。

  “我需要将两个卫生间打扫得一尘不染,这里是展示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尤其是国家会议中心这种地方。”

5月12日,位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正式启用。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侯宇 摄
5月12日,位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正式启用。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尽管别人看起来我的工作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孙巍的脸上,泛起一丝尴尬的笑容。

  对于“一带一路”的理解,第一次迎接大型会议的孙巍显然不及陈宝明具有那样的认知“高度”,但她明白,在新闻中心工作,心里是骄傲的。

  五天前,孙巍的孩子在参观国家会议中心后,曾对同学说,“我的妈妈就在这里。”

  忆至此,孙巍说,“尽管这个论坛看似与自己较为遥远,但我近距离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三年多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向世界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着眼于各国人民,为世界提供一项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发展方案。

  今天,如同陈宝明与孙巍,更多的中国普通民众,正在与“一带一路”倡议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一项宏大的时代命题背后,在普通百姓的寻常生活工作中总能找到注脚。(完)

【编辑:叶攀】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