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重庆官方“呼唤”海内外英才:只要人才来,一切好商量

2017年09月10日 20: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重庆官方“呼唤”海内外英才:只要人才来,一切好商量
    图为中共重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曾庆红面向全球英才发出邀请。 周毅 摄

  中新网重庆9月10日电 (钟旖 黄亚辉)在此间召开的2017重庆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洽谈会(简称2017国创会)上,中共重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曾庆红面向全球英才发出邀请:“欢迎大家来重庆创新创业。只要人才来,一切好商量。”

图为海内外英才进行自由洽谈对接。 周毅 摄
图为海内外英才进行自由洽谈对接。 周毅 摄

  2017国创会是重庆面向海内外人才和项目发出的“邀请函”,旨在架起重庆与海内外人才和项目对接的桥梁。来自海内外的千名人才齐聚山城,在此寻机遇、看发展、谋未来。

  在自由洽谈对接现场,“有备而来”的嘉宾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与当地企事业单位进行对接交流,也可以自荐路演,展示自己的创新创业成果。一派热闹景象。

  “只要人才来,一切好商量。”这一句诚挚的邀请,引发海内外人才热议。

图为重庆举行海内外人才和引才机构座谈会。 周毅 摄
图为重庆举行海内外人才和引才机构座谈会。 周毅 摄

  “重庆是我们准备开拓中国市场的首站。当地制定了详细的引才计划。简化程序助推项目落地发展,创业者可以很快实现运作,非常好。”德国达姆施达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硕士祁民智在海外学习工作了14年,侧重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究和技术运用工作。祁民智介绍,其带来的项目针对有能源需求的地区,可根据集中用户要求,依托系列化产品,提供电、热、气三种输出方式。优势为占地小、效率高、成本低。“这一技术产品目前在国内还是空白。我们的目标是3年之内,在国内成功推广5套设备。若设备成功运营,每年可实现650万方天然气生产,同时节约标准煤炭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500吨。助力绿色生态发展。”

  来自美国蓝鸟豪华房车公司的赵瑞文博士带着已经实现产业化的“机器人无示教智能识别跟踪系统”项目,“想在重庆寻找合作伙伴”。经过多次考察,他发现重庆制造业众多,且处于转型升级期,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政府扶持力度大,融资和相关人才上也有诸多优势。”赵瑞文称,下一步,该团队计划在重庆实现技术生产落地,降低成本。在开拓中国市场的同时,提供欧美市场的产品组装。利用国内的编程、互联网优势,在机器人终端应用上开辟一片蓝海。

  “为解决重庆企业发展面临的高端人才匮乏问题,今年4月,重庆市政府出台了引进海内外英才的‘鸿雁计划’,决定用5年左右的时间,大力引进海外高级人才及团队。”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元春透露,该计划主要有“两新”“两高”的特征。“两新”为聚焦产业需求引才新坐标和突出市场化的评价人才新手段。“两高”的特点,一是注重激励政策的高质量,在给人才个人奖励政策上,ABC人才按其在重庆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倍数予以确立。二是强化了人才服务的高水平。

  “希望企业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重庆的引才计划中来,也希望人才能够在重庆投资兴业,实现心中的梦想。”陈元春表示,当地将“竭诚为大家提供服务,说到做到,兑现比承诺更重要。”

  “我是2016年国创会引进的海外人才。入渝不到一年时间,我们的实验室已经建好,团队也已组建完毕。10月将正式投入运营,实现盈收。”曾任美国科文斯生物医药分析实验室顶级技术官的海外归国人才蒙敏透露,地方政府当天为其公司创新团队奖励经费项目兑现了1900万元人民币。

  “重庆历来有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从重庆长期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到今年推出的引进海内外英才‘鸿雁计划’等,重庆创新创业环境越来越优,政策条件越来越好,目的就是让怀揣梦想的创业者不仅愿意来,还能扎下根,坚定信心在重庆精耕细作、大展鸿图。”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屈谦说,“重庆将不断完善全方位支持人才发展的服务保障体系,努力为签约人才施展才华、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为吸引全球英才,两江新区会落实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引进的要求,也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提供保障服务等方式完善创新创业体系。如两江新区设立有每年不低于1亿元的人才专项资金和10亿元的创新创业专项资金。”重庆两江新区组织人事部副部长曹欢介绍。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的2017国创会是重庆年度最重要的招智引才盛会。今年是国创会举办的第三年。相较往届,规模、影响力、品牌效应均得到提升。不仅为重庆市引进人才搭建起了平台和渠道。也为重庆吸引海内外人才、项目落地起到了积极作用。(完)

【编辑:唐云云】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