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王伟光:科学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2017年11月27日 10:01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参与互动 

  科学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科学认识和把握今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重大变化,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

  对于社会主要矛盾判断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问题,从而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前途命运

  记者:十九大报告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重大判断,立即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您如何理解?

  王伟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论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矛盾运动的新变化新特点,对于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明确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意义重大。

  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化的。中国社会矛盾,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是变化的。在对主要矛盾的判断上,我们党的历史上是有经验教训可以总结吸取的。在中国革命的初期,如何判断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性质,如何判断中国的阶级关系和各阶级的政治态度,如何分清革命的敌我友,如何认识中国革命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中共八大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作出了正确的判断,提出“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纠正了错误的判断、路线和做法,恢复了八大的提法,但同时又比八大前进了一步,提出更为准确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正是按照对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提出正确的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改革开放取得了今天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党的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来自于实际,一定要从中国特殊的国情、从中国特殊的具体矛盾分析出发,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理论和路线

  记者:今年是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发表80周年。在您看来,当前重读这两篇经典著作有什么现实意义?

  王伟光:对于社会主要矛盾判断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问题,从而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前途命运。《实践论》最根本的观点是什么呢?是实践第一的观点,即一切正确的思想皆来自实践,取决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党的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来自于实际,也就是说,制定什么样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来指导中国实践,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实践论》教导我们的。那么,怎样正确判断中国国情呢?这就要学习《矛盾论》,按照《矛盾论》的要求办事。《矛盾论》讲,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因此,要认识社会,必须认识社会矛盾,找到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而要认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就必须认识中国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特殊性。只有正确分析认识中国社会的特殊矛盾,中国社会特殊的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加以解决,中国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这又是《矛盾论》教导我们的。《实践论》《矛盾论》是我们党找到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思想武器。一定要从中国特殊的国情,从中国特殊的具体矛盾分析出发,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有了正确的理论和路线,革命才能成功。正确路线从哪儿来呢?从本国实际,本国社会矛盾的科学分析中来。

  从解决落后生产,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反映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已经发生变化

  记者: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依据主要有哪些?

  王伟光:历史在前进,条件在变化,主要矛盾也要随之发生变化。现在改革开放已近四十年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一方面,我国生产力整体上升,有了极大的增长。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城市化率达到60%。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世界上三分之一弱的增长率是中国人民贡献的,我国有220种产品在世界是位列第一的。落后生产的表述已经不符合事实、不合时宜了。当然,我们也有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方面,如农业等方面也有落后生产的表现。但总体上用“落后”这两个字,对我国生产力发展现状的概括是不准确的。另一方面,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各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人民对物质文化社会生活的需求更高更广泛,领域更大,所以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更为准确。

  一方面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强烈,而另一方面,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如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等问题更为突出,同时也有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从解决落后生产,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反映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已经发生变化。

  社会主要矛盾变了,但“三个没有变”,国情没有变,发展中国家地位没有变,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没有变

  记者:十九大报告还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怎样理解这里说的“变”与“不变”的关系?

  王伟光: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为应对这个重大变化,正确认识主要矛盾的变化,必须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做到两个“必须认识到”,从变中看到不变。一是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因为最根本的发展还是生产力的发展,当然生产力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要更好地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解决好全面和充分发展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这是第一个“必须认识到”。二是必须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没有变。我们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了,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但是,我们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要矛盾变了,但“三个没有变”,国情没有变,发展中国家地位没有变,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没有变。全党要树立“三个牢牢”的意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本报记者 黄辉)

【编辑:左盛丹】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