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长江经济带面临这些挑战

2018年07月26日 22:59 来源:国是直通车 参与互动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现代人看长江,若是无缘得见古人眼中的盛景,那必是任何经济数据也无法弥补的遗憾。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精神主线和实践要求。2016年以来,在开展的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中,长江非法码头有959座已彻底拆除、402座已基本整改规范。长江水质优良比例由2015年底的74.3%提高到2017年三季度的77.3%。

  不搞大开发不意味着不要发展,而是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适合的产业,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

  而又要绿色又要发展,生态修复与经济增长之间该如何平衡?长江经济带又面临哪些绿色发展的挑战?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直面四大挑战

  从水资源与城镇化的角度,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面临着四个挑战。

  “长江没有水就不叫长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夏青告诉中新社国是直通车。在发展的过程中,水量与水质是长江经济带两岸人民正常工作生活的保障。

  夏青认为,从水资源来说,第一位的就是生态流量。这是共抓大保护的第一位,也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一方面,工程应以保证中下游用水为主。“以至于将来联合调度之后,还不够的话,上游还应该修龙头水库。重点不是要那些电,而是要长江中下游增加流量。”

  保证基本的水量充足之后,水质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氮磷污染严重是长江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据显示,长江接近30%的重要湖库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沿江产业发展惯性较大,污染物排放基数大,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国的43%、37%、43%。

  夏青指出,氮磷污染还包括农村使用化肥的因素。沿岸农村应减少化肥的使用,逐步使用有机肥。

  “(这个问题)要长久的注意。引江济淮,引江济太,南水北调中线这些工程都引长江水,内地到岸都有闭合水域富营养化的问题”夏青表示。

  从水资源的角度,水量和水质的保持是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而从城镇化角度,工业发展与区域协调也是践行“共抓大保护”的过程中需要迈过的门槛。

  “长江经济带的工业化、城镇化处于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资源能源消耗比较多,环境污染的压力比较大,所以绿色发展的任务是比较艰巨的。” 国研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告诉国是直通车,“尤其是工业项目比较多,人口也比较密集。”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协调不同河段、不同省市的绿色发展工作,是个需要理顺千头万绪的技术活儿。

  李佐军指出:“长江经济带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流域,流域就涉及到上下游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问题。对于绿色发展而言,污染排放有一个跨区域流动的问题,这是一个外部性的问题。处理起来难度是比较大的。”

  地理上的联系需要长江经济带管理彼此相连,而不同行政区划上的协调也必不可少。李佐军表示,长江流域涉及到不同的行政区域,而让不同的行政区域做同一件事情,管理上的协调也是比较难的。

  虽然协调不易,但长江经济带沿岸各省确实也在逐步进行探索。据报道,贵州与云南、四川合作,按照5:1:4的比例共同出资两亿元,设立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基金,开创了跨省横向生态补偿的先河。

  三点撬动长江

  社科院学部委员金碚曾在第二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上表示,长江经济带能否形成世界级的产业群,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经济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和竞争力。长江经济带在中国经济上的作用不言而喻。

  发展要有,生态也要有,这就需要建设者在这二者之间找到平衡。政策设计、发展低碳产业、精细化管理这三个点不仅可以使发展与保护趋向平衡,还能够作为支点,撬动长江经济带的进阶。

  李佐军认为,协调发展和保护,需要从政策设计和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这两方面来实现。

  从中央政府来看,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制度设计。要设计转移支付机构,生态补偿制度,碳汇、污染排放权交易和资源环境价格制度。这四个方面的制度都是可以结合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制度。

  站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层面看,要想达到二者的协调,最主要是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也就是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这些产业一方面能够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另一方面也能促进经济发展,是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平衡点。

  贵州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发展绿色经济至关重要。截至2017年,贵州茶叶种植面积达700万亩,将茶叶种植打造成优势产业。仅湄潭县一地,茶产业综合收入就超过100亿元。给沿线地区增加收入的同时为长江上游增加一景。

  在实施层面,夏青认为,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需要依靠精细化管理来实现。

  夏青告诉国是直通车,每个产生污染、占用水量的企业或单位,都是在局部江段上,而不是整条长江。在局部江段上怎么利用好水资源,减少对水环境的占用,应随着工业污染的量和排放方式设计具体的方案来做,而不是一刀切。

  夏青举例:“比如这个江段较窄,污染物输移规律又比较差,排放量就必须要减少。有的地方利用水下排放,利用扩散器可以多排一些。所以这跟排放方式,跟所在江段和容量,跟工业布局都有关系。要看每段环境目标有什么安排,再反推该怎么办。”(陈颖)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