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澳大利亚前外交官梅卓琳:中国的“改革”和“开放”是一体的

2018年11月05日 10: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改革开放40年·论中国)澳大利亚前外交官梅卓琳:中国的“改革”和“开放”是一体的

  中新社悉尼11月5日电 题:澳大利亚前外交官梅卓琳:中国的“改革”和“开放”是一体的

  中新社记者 陶社兰

  “1978年年底之前,我结束了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首任文化参赞任期。那时,我已经感觉到中国在多个领域悄然酝酿变革。40年的历史证明,中国的‘改革’和‘开放’,这两个词必须在一起。我很高兴地看到,中国还在走改革开放这条路。我也相信,这条路将一直走下去。”澳大利亚前外交官梅卓琳(Jocelyn Chey)在悉尼告诉中新社记者。

  从大学时开始学习中文直到现在,梅卓琳的一生,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她说:“我所做的,只有一个目的:让澳大利亚人更了解中国,让中国人更了解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前外交官梅卓琳。
澳大利亚前外交官梅卓琳。

  1956年,悉尼大学在全澳首次开设中文课程。在中学里,梅卓琳曾学过法语、德语、拉丁语,她觉得这些都是欧洲语言,与澳大利亚离得太远了,她想学一门亚洲语言。别人告诉她,汉语很难学。她偏要学。

  一学就是8年,越学越有兴趣。不但学语言,还要学中国的历史、文化。后来到香港大学读硕士,又回到悉尼大学读博士。记者在她的博士论文中看到,其中有一些用清秀的中文标注的内容,她告诉我,那是丈夫的手笔,他是她在香港认识的一个“来自中国北方的男人”。

  1972年11月,在悉尼大学任教的梅卓琳参加一个大学考察团访问中国。听到中澳建交的消息,她备受鼓舞。“我们代表团还给当时的总理惠特拉姆发了贺电,说一群在北京的澳大利亚人恭喜你。”

  梅卓琳说,学中文为她打开了看世界的一扇大门。中澳建交,她看到了两国关系的又一个窗口。她相信,凭借她的中文功底,一定能为两国关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去信外交部和贸易部毛遂自荐,很快收到两个部门的回复。她选择了贸易部。从此,她开始了长达20多年与中国相关的职业生涯。

梅卓琳在西悉尼大学发表演讲。
梅卓琳在西悉尼大学发表演讲。

  1975年,梅卓琳获派北京,担任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首任文化参赞。任期结束时,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夕。“不像我第一次去北京时,老百姓对外国人还很新奇,走到哪里都有人围观。这个时候,中国人可以和我们交朋友了。这就是思想解放带来的变化。当然,我认为,那时开放的大门,还只开了一半。”梅卓琳说。

  10年后,梅卓琳二上北京,担任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商务公使。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以及她多年积累的对华工作经验,让她如鱼得水。她亲身体验了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的历程。中国在西澳投资的一个铁矿,就是在她任上谈成的。繁忙的工作之余,她还结交了不少中国艺术家。黄永玉为她画的《归梦识图》,至今仍挂在她家的客厅。

  这些年来,梅卓琳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为中国的每一点进步而欣喜。1992年,她任澳大利亚驻香港总领事时,惊讶地发现,这个上世纪60年代她在香港大学读书时的小渔村,已成为一个现代化都市。她说:“中国有一个成语:求同存异,我很喜欢。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应该求同存异。从经济上来说,澳大利亚与中国已密不可分,而两国的人文交流,也丰富了澳大利亚的文化。”

  2016年,西悉尼大学成立澳大利亚-中国艺术与文化研究院,已经从政府公务部门退休的梅卓琳被聘为首任院长。一年半的任期里,她亲手把研究院的框架搭了起来,除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外,她的得意之作,就是倡导设立了一个中国艺术与文化硕士学位项目,今年将招收第一批学生,为澳大利亚的艺术机构培养人才。

  即使现在已年逾八旬,梅卓琳依然致力于研究和推广中国文化。每天看看书,写写文章,参加合唱团,出席文化活动。时光像一条河,在她的讲述中缓缓流淌,而一个变化中的中国,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完)

【编辑:于晓】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