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新西兰科研力量携手十年为“中华水塔”把脉问诊

2018年11月23日 18: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西宁11月23日电 (记者 张添福)中新社记者23日从青海大学获悉,中国、新西兰两国科研力量已携手十多年“把脉问诊”三江源生态,正为保护“中华水塔”贡献国际智慧。

  “十多年前,很少有国际专家在中国三江源开展科学研究。但中国本土研究者看到的问题,是不是被国际生态学界所关注?”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副院长李希来23日表示,应该听听国际生态专家们的思路,借鉴他们的方法。

  李希来介绍,2007年5月,清华大学、青海大学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开启“三兄弟计划”,之后,三校联合其他科研力量,多次赴三江源区域考察,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出版专著,开展学术会议。

  其中,多方参与的黄河源生态演变与保护研究项目,创建了黄河源高寒草甸退化生态过程模式,提出了黄河源河流、草地与湿地的环境保护、水生态评价、沙漠化治理和河流综合管理等的对策与建议。

  合作期间,奥克兰大学教授Gary Brierley获得青海省政府颁发的“青海省科学技术国际合作奖”。

  青海大学教授乔有明说,上述合作被誉为“两国独具特色地开创了由一所中国东部地区大学、一所西部地区大学和一所新西兰大学组成的‘三兄弟合作伙伴关系’,是中新人文交流的一大亮点。”

  基于“三兄弟计划”,今年,青海大学启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三江源生态演变与修复保护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将继续与奥克兰大学等国际科研力量开展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演替修复与保护生态学机制、高寒草地营养流失补充机制与恢复技术等5个领域的研究。

  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常务副主任胡夏嵩说,未来,“引智基地”将立足高原生态系统全局,从气候、土壤、植被、水文和生态过程等方面,“对症下药”式研究,探索一套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恢复技术体系。

  据中新社记者了解,2004年起,中国官方开启大规模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如今,该地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完)

【编辑:丁宝秀】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