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记者手记:走近玉树灾区最后一公里

2019年02月26日 21:1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西宁2月26日电题:走近玉树灾区最后一公里

  新华社记者李琳海

  雪,还在三江源飘舞。这是近10年来,牧民巴旦经历过最大的一场雪。确切地说,是雪灾。

  巴旦家住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1月以来,连续10余场的降雪使玉树雪灾严重,截至目前,已致2万余头(只)牲畜死亡,受灾群众超过10万人。

  杂多县阿多乡吉乃村三社巴群沟海拔4500米,距离县城20多公里,是全乡境内迄今为止仅存为数不多的不通路的村社之一。

  山高风大导致积雪深厚,积雪深度达25厘米,最深处比一个成人还高。机械无法进入,人工清雪保通工作进度缓慢。

  玉树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一年中只有冬、夏两季。今年农历正月初八,新华社首批赴玉树雪灾前线报道的记者驱车前往本次雪灾受灾最严重的玉树杂多、称多等县域。

  尽管早已耳闻玉树雪灾的残酷,到达现场后,记者更加切身感受到了灾损的严重,救灾的困难。

  沿途我们看到,被饥寒“绑架”的白唇鹿一头栽在雪地里,牧民家体弱的母畜和小牛犊因吃不上草有气无力。连续降雪和大风天气让费尽气力打通的“生命通道”再一次封堵。

  去杂多县采访当日,天空飘着大雪,能见度极低,白天路上运送草饲料的车打着双闪。

  记者的采访车辆不断打滑,甚至几次险些翻入路旁。夜晚赶路,采访车车门打不开,后来才得知,夜晚温度低,车外结了很多冰,车门被冻住了;公路两旁的牧道上,偶尔能看见吃草的马,它们的背上披着厚厚的棉被,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牦牛背上结了长长的冰柱。

  雪灾中,百姓利益高于一切。

  得知有牧户被困雪山,杂多县阿多乡党委、政府干部们秉承“生命至上”的理念,由乡党委书记文达才仁,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求军乃联合带队,村社干部积极配合,上演了“高山雪地、马背运粮”的真情一幕。

  巴群沟风力时速达5级,骑马去村里的路上,由于风大路险,昔日自由驰骋的雪域马儿几次停下脚步。

  从一个雪坑到另一个雪坑,从一个山脊到另一个山脊,历经跋涉,干部们终于将御寒衣物和“救命粮草”送到了牧民更青昂加和才久手中,牧民眼含热泪。

  冰天雪地里,青海各级干部群众合力战胜雪灾的力量振奋人心。

  杂多县查旦乡长勒格才仁的爱人刚生孩子没几天,就匆匆安抚好爱人,赶赴岗位,他说:“我很爱家人和刚刚来到人世的孩子,但雪灾时,乡亲们更需要我!”称多县清水河镇党委副书记更尕东周做过肠胃手术,遇到严寒天气伤口就会疼痛不止,抗灾一线,他没有退缩。春节恰逢玉树州干部李元芳大喜的日子,从救灾现场返回后,他直奔婚礼现场。

  雪映党旗红,在山大沟深的牧区,马背救灾干部成了一面旗帜。

  康巴汉子扎西求德是玉树称多县扎多镇党委书记,前几日,他和村镇干部一起到该镇受灾严重的治多村、向阳村和革新村等,茫茫荒野被大雪覆盖。

  抗灾前线,12人、12匹马组成了雪灾应急联队。就在牧区这些连马都不愿意多走一步的地方,救灾干部们来了。

  玉树州称多县共有7个乡镇,为了能把糌粑、方便面以及棉被、毛毯等救灾物资送到受灾牧户家,在汽车无法通达的乡间小路上,扎西求德不得不骑上马。

  治多村海拔接近5000米,共有484户1786人,从县城往最远的牧户家近160公里。

  很多牧民居住的地方都没有通信讯号,干部们骑马到牧户家,送救灾物资的同时也能及时掌握受灾情况。

  采访时扎西求德对记者说,在一个较为险峻的路段,走在前面的马突然打滑,走在后面的马也受了惊,很多干部都重重地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有些陷在雪地里的马是被干部们一起拉上来的。

  那一刻记者深深体会到:这些身先士卒的干部们,他们不仅用真情走到了救灾最后一公里,更是走到了最远一家牧户的心里。

【编辑:白嘉懿】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