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在南极冰川世界遨游的中国科考者

2019年03月17日 15: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兰州3月17日电 题:在南极冰川世界遨游的中国科考者

  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

  历时131天,总航程超过3万海里……几天前,今年50岁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世昌第二次由南极科考归来。相较于几年前第一次对南极的外围“探险”,此次是他第一次深入南极内陆,并在当地度过了其50岁的生日,他认为“意义重大”。

    资料图:2018年11月2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船离开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前往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
    资料图:2018年11月2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船离开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前往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中新社发 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

  “越冬是对人精神和毅力的考验,零下三十几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一切都是考验。”康世昌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近年来中国官方持续加大建设力度,南极科考的时光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艰辛。

  据媒体公开报道,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克服复杂冰情,成功实施海冰卸货,将1605吨物资运往中山站区域;在泰山站建成中国南极首个雪下工程,初步建成极端气候环境下南极内陆风能—太阳能组成的新能源系统;首次在阿蒙森海东区开展综合调查,发现可能存在磷虾繁殖地等成果。

  深冰芯钻机维护、表层雪样和浅冰芯研究、冰层表面物质平衡测量、积雪密度和温度……作为此次南极路基科考的首席科学家,康世昌承担的科考任务繁多。他说,南极科考并不是很辛苦,只是常年冰天雪地的风景会让置身其中的人不时感到压抑。

  冰川是地球的年轮,里面刻满了时光的奥秘,而冰芯则是打开奥秘的那把钥匙。冰芯,就是取自冰川从表面到底部的芯。冰芯中不仅保留着过往气候环境变化的信息,还记录着人类活动对于气候环境的影响,因而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常人无法想象的恶劣环境下,康世昌和他的团队数十年如一日投身于冰冻圈科学研究。此前多年,他曾数次登上珠穆朗玛峰进行科考。

  “最恐慌的是‘白化天’,大风夹杂着细雪布满了整个空气。”康世昌说,科考工作每天早晨五六点起床,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都很正常。他对这样的极端恶劣天气心有余悸,“开车没有任何方向感,就像闭着眼睛在黑暗里跑步”。

  康世昌说,南极是人类研究中心,南极对全球变暖等一系列事情至关重要,“但目前中国对此领域的研究还是非常薄弱的一方面”。

  南极科考的百余天后,康世昌瘦了十余斤。他对此行感到很快乐,“整个过程比较享受,可以思考很多关于科研的问题,希望有机会再次前往”。(完)

【编辑:房家梁】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