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宁夏白芨滩:为世界提供治沙经验

2019年03月29日 22: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60年治理白芨滩 敢叫沙漠成绿洲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银川3月29日电 题:宁夏白芨滩:为世界提供治沙经验

  作者 于翔 李佩珊 李雪峰 崔楠 刘香君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草。”这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宁夏银川灵武市白芨滩的真实写照。如今,记者站在白芨滩沙丘远眺,一丛丛沙生植物点缀其中,成片的灌木郁郁葱葱。

  图为白芨滩治沙一线的一处沙丘。<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崔楠 摄

图为白芨滩治沙一线的一处沙丘。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2019年,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连续接待了四批来自日本等世界各国的客人。近日,白芨滩又迎来了来自阿富汗的考察团,“我们要把白芨滩先进的治沙经验带回国”。

  紧靠黄河与银川市的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毛乌素沙漠的西南边缘,一直以来都是银川市防沙治沙的“第一线”。

  保护区内高低起伏的沙丘上,一条混合了石子、沙子的道路从北向南、蜿蜒曲折深入沙区腹地。380余公里的治沙路,记载着三代治沙人的艰辛岁月,是白芨滩人60多年用双手造就的治沙奇迹。

  图为治沙工人王国熙的双手。<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崔楠 摄

图为治沙工人王国熙的双手。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刚开始治沙的时候没有路,我们就用石子在沙漠里铺路,但晚上一刮风,沙子就把路盖住了,只能第二天再接着铺。就这样靠着一米一米的前进,终于把路铺进了沙漠腹地。”今年61岁的王有德是原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他向记者回忆曾经治沙的经历。在中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王有德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据王有德回忆,最初为了固沙,白芨滩人将沙漠里原有的沙拐枣、柠条、沙柳压实在沙地上,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逐渐探索发展了“草方格固沙”的技术,他们利用废弃的麦草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上,再用铁锹轧进沙中,留出1/3左右坚立在四边,然后将方格中心的沙子拨向四周麦草根部,使麦草牢牢地坚立在沙地上。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与沙漠的无数次较量,白芨滩人构建了前沿沙生灌木林、近生活区乔灌混交林、经果林、养殖业、种植业“五位一体”治沙模式,实现了治沙与致富同步发展。<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崔楠 摄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与沙漠的无数次较量,白芨滩人构建了前沿沙生灌木林、近生活区乔灌混交林、经果林、养殖业、种植业“五位一体”治沙模式,实现了治沙与致富同步发展。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草方格沙障”成为最经济实用的治沙工程技术措施,也成为了新中国60年代沙退人进的伟大发明,被誉为中国治沙的“世界经验”。

  2000年,白芨滩防沙林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治沙技术上,一代一代的白芨滩人因地制宜、因水施策,不断更新治沙方法。

  现任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兴东告诉记者,每年的八九月份,是白芨滩人最忙碌的时节,也是国外友人来考察最集中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来宾可以亲眼看到白芨滩的变化。我们要赶在雨前、雨中、雨后将灌木种子播种下去,趁宁夏的雨水丰沛期快速生长。”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与沙漠的无数次较量,白芨滩人构建了前沿沙生灌木林、近生活区乔灌混交林、经果林、养殖业、种植业“五位一体”治沙模式,实现了治沙与致富同步发展。这种治沙模式被国务院确定为促进宁夏经济发展重点推广模式。

  白芨滩人治沙的经验吸引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沙特等国团队前来参观学习。宁夏也先后举办七届“阿拉伯国家防沙治沙技术培训班”,阿盟21个成员国超千人次来宁夏学习治沙经验。

  昔日沙洲变成了真正的绿洲,这片148万亩的沙漠现已拥有超41%的森林覆盖率,成为“三北”工程精准治沙、科学治沙的样板区。这条绿色屏障,有效阻止了沙漠的南移和西扩,庇护了引黄灌溉区的万顷良田,也逼退了沙漠20余公里,实现了真正的“人进沙退”。(完)

【编辑:李霈韵】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