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被国务院点名 这219家开发区都“开发”什么了?

2019年05月13日 20:30 来源:国是直通车 参与互动 

  在中国多种多样的改革开放试验田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最近亮了。

  8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把国家级经开区打造成改革开放新高地,并部署了一系列加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发展的措施,包括支持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引入民营资本和外资开发运营特色产业园等。

  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国家级经开区作为单独议题进行专门部署,近年来还真不多见。

  国家级经开区是个什么区?中国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在“开发”什么?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经开区是个什么区?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没有多少经验,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全面开放。在此情况下,中国选择了通过特殊经济园区渐进开放的道路。

  国家级经开区正是“特殊经济园区”之一。1984年起,中国在12个沿海城市批准设立了首批14家国家级经开区。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一大批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先后开放,国家级经开区也随之扩展到东北和中西部地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向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开始延伸至全国内陆地市级城市和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域城市。

  目前,中国共有219家国家级经开区,其中东部地区107家,中部地区63家,西部地区49家。分省区看,江苏国家级经开区数量最多,达26个;浙江次之,21个。这也符合中国改革开放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地区拓展的趋势。

  经开区都在干什么?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因改革开放而生,也为改革开放而生。从诞生之日起一直到今天,国家级经开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改革开放探路,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多年来,各地国家级经开区在完成这些“规定动作”上都做得不错。

  例如,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国家级经开区采取管委会模式,管委会一个职能部门往往对接所在地政府的5-8个部门,大幅提高了管理和服务效率。此外,管委会还实行“一站式”服务,建立一站式投资服务大厅,项目在引进、建设、投产全流程中均可享受精细化服务。

  在吸引高水平外资方面,各地经开区都在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2017年,国家级经开区实际使用外资占所在设区市比重为15.6%,比上年提升1.6个百分点。

  据官方数据,目前国家级经开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均占全国10%左右,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占20%左右,主要指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如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所言,作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区。

  更多“自选动作”待出

  除了“规定动作”,不少国家级经开区还在尝试“自选动作”。

  ——发展新经济。这在东部地区尤为明显。例如,南京经开区设了高新园,加快引进培育引进人工智能领先企业、领军人才、新型研发机构,现在已集聚超过120家人工智能企业;吴江经开区则大力推广“机器换人”,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投入的补贴资助。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中西部地区在这方面有不少尝试。例如,郑州经开区在全区范围内推行投资项目模拟审批,将模拟审批转化为正式审批的一种审批模式;湘潭经开区设立行政审批局,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实现了“一个部门集中行权,一枚公章盖到底”。

  现在,中国已明确提出要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改革深化。

  分析人士认为,今后要更好服务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国家级经开区需要有更多“自选动作”,在产业升级和创新方面“上台阶”。

  王一鸣表示,今后国家级经开区应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市场秩序,减轻企业家创新风险;推进市场导向的科技创新,通过竞争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激励企业到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以充分利用国外科技资源。(李晓喻)

  

【编辑:刘羡】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