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刘宝利:中国-东盟交流周让贵州“朋友圈”越来越大

2019年07月27日 12: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刘宝利:中国-东盟交流周让贵州“朋友圈”越来越大
    资料图:2019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瞿宏伦 摄

  中新网贵阳7月27日电 (冷桂玉)“12年来,交流周不仅打开了贵州通向东盟国家、通向世界的教育对外开放的大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简称“交流周”)组委会执行秘书长刘宝利2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条纹衬衣、休闲西裤,虽然头上已经有些许白发,但60余岁的刘宝利看起来依旧精神十足,面带微笑地走进采访室,他自称“老人家”,但是提起交流周,他激情满满,侃侃而谈。

资料图:“汉语桥”东盟国家青少年来华夏令营开营仪式。瞿宏伦 摄
资料图:“汉语桥”东盟国家青少年来华夏令营开营仪式。瞿宏伦 摄

  从2008年第一届交流周举办到26日闭幕的2019交流周,12年来,刘宝利是参与者、推动者,也是见证者,亲眼见证了交流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2019年交流周有7个特邀伙伴国,而且每一个都带着项目过来。”刘宝利十分激动地说,本届为历届最多,交流周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他们都是带着需求来到中国、贵州谋求合作机会。

  12年来,由第一届的近400参会人员提升至如今2000多人参会的规模,会期由一周在贵州一个主会场延伸至全年在中国和东盟多地举办,由每年四项活动充实到每年几十个项目,形式越来越多样,成果越来越丰硕。12年来,交流周也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教育合作、人文交流的一张靓丽名片。

  为什么是在贵州举办?刘宝利介绍,在贵州举办交流周具有“先天优势”,除了贵州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还有贵州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都深深地吸引着东盟国家。“还考虑到,贵州的教育对外开放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在刘宝利看来,对于贵州这样一个“不沿江、不沿边、不沿海”三不沿的中国西部内陆省份,借助交流周这个平台,贵州逐渐打开了对东盟、对世界更加对外开放的大门。目前,贵州大学等36所高校与东盟国家85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在贵州的留学生中,来自东盟国家的留学生占71%。

  同时,交流周也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为东盟国家的企业“走进来”搭建了交流平台,也为贵州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条件。随着交流周平台影响力不断提升,贵州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日益增多,东盟国家逐渐成为贵州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为了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深度合作,刘宝利建议:未来可以在交流周平台基础上,在贵州打造一所中国和东盟国家合作办学的“贵州-东盟联合大学”,建设东盟风情小镇、打造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基地等以此吸引东盟国家的人才。(完)

【编辑:孙静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