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物志:马来西亚学者“两段回忆”话东盟中国关系

2019年08月09日 18: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双子塔。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中国70年)人物志:马来西亚学者“两段回忆”话东盟中国关系

  中新社吉隆坡8月9日电 题:马来西亚学者“两段回忆”话东盟中国关系

  中新社记者 陈悦

  在马来西亚著名学者、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胡逸山成长记忆中,有两件“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产品让他特别难以忘怀。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的产品在马来西亚乃至整个东盟市场都还比较少见,但中国生产的罐头和调料等食品却在胡逸山童年、少年时代留下深刻的“舌尖”记忆。

  即使在三十多年后,胡逸山依然能准确说出母亲当年常用的酱油品牌——“珠江桥牌”酱油,以及酱油瓶上所标识的出口商“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

  他笑言,就是这一款小小的酱油,让身为华人的他除了在课本上学到的长江、黄河以外,知道了中国还有一条珠江。

  上世纪九十年代,胡逸山赴美求学,并先后在多个国际组织工作,经常需要跨洋飞行,往返于马来西亚和美国之间。于是,他特意在马来西亚买了一个拉杆旅行箱,一看标识,上面标的正是“Made in China”,“产品的优质耐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陪伴了我很多次旅程”。“这么多年来,我换了一个又一个旅行箱,无一例外都是‘Made in China’。”胡逸山说,见微知著,当时的马来西亚乃至整个东盟地区,“Made in China”已随处可见。

  在胡逸山看来,两件产品正体现中国改革开放,逐步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东盟和中国关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飞速发展的新阶段。

  他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东盟和中国关系处于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的阶段,双方关系以政府主导推动为主,民间交流还在逐步成长中,“即使是一般华人,对祖籍国的了解也不是特别充分”。

  从那时开始,随着东盟国家全部与中国建交,加上中国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东盟和中国的关系开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民间交流、经济交流日趋活跃。胡逸山说,东南亚企业从中国改革开放中获得巨大商机,而价廉物美的“Made in China”产品也大大丰富了东南亚普通民众的生活。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和东盟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作为国际关系研究者,胡逸山说,从倡议提出之始,他就高度关注,并坚信这一倡议将开启东盟和中国合作的新阶段,给东盟地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事实证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东盟和中国的关系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胡逸山说,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民心相通”,必将促进东盟和中国相互全面了解、认识,为东盟中国关系在已有的高水平上更上一层楼,打下坚实的基础。(完)

【编辑:白嘉懿】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