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早安,中国!今天,让我们一起祝福祖国,致敬自己

2019年10月01日 09:02 来源:中新网微信公众号 参与互动 

  早安,中国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中国大地,你在哪里,谁与为伴?

  此刻,我正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今天,70岁新中国将在这里以一场盛大的“国之大典”,为自己庆生。

资料图。阚碧 摄
资料图。阚碧 摄

  三天前,我亦曾来到这里,带着我年迈的父亲、年幼的孩子。

  其实,父亲并没有提出要我带他来。但我知道,他想来看看。我也知道,我应该带他来看看——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之际,在天安门前拍张照,这或许是一个西北农民心底最质朴的自豪。

  翻阅父亲仅有的3条微信朋友圈,虽然发布时间各异,但内容都是天安门。我理解,天安门对他来说,是一份家国安宁的寄望——

  出生于“三年困难时期”的父亲,由于爷爷奶奶常在生产队农忙,晒场上的草垛成了他的天然婴儿床,对面山头此起彼伏的狼叫声伴他长大。所幸的是,他赶上了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不幸的是,他落榜了,成了一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今,他在异地他乡,为我的“北漂”人生陪跑。

  60年人生风雨中,父亲见证了新中国诸多历史时刻。他曾饱受饥荒岁月的饥肠辘辘,穿过十年动乱的急风骤雨,耳闻改革开放的春雷滚滚,感受北京奥运的无与伦比……今天,他准备在电视机前,“好好看一下阅兵”。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杜洋 摄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从1949年开国大典到2009年国庆60周年,新中国先后举行了14次国庆大阅兵。在父辈们眼中,阅兵早已不是阅兵,“阅的是老百姓的安全感、自豪感”。毕竟,这一天,太来之不易。

  曾经,我们积贫积弱,百废待兴,不时承受着贫困和饥荒的蹂躏,35岁的平均预期寿命令人咋舌;

  曾经,我们奋斗自强,步履维艰,一张刘华清将军在美军航母上踮脚参观的照片让人唏嘘,开国大典阅兵周恩来总理“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的话语让人泪奔……

  “现在再也不需要飞两遍了,要多少有多少。山河犹在,国泰民安。当年送你的十里长安街,如今已是十里繁荣。”回溯历史,有网友如此喟叹。

  纵观人类历史长河,70年,只是短暂一瞬,中国发展却实现惊人跨越。

  谁可曾想到,70年间,中国经济总量从600多亿元跃升到突破9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19元增加到64644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谁可曾想到,一个都不能少的小康路上,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7%,创造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伟大奇迹。

  ……

郑耀德 摄
郑耀德 摄

  “白面馍,糖茶,油饼,电视机,洗衣机……老百姓现在真的是小康了!”父亲常常说起家乡,那个曾经贫瘠的深山大沟里,如今通上了自来水,铺上了红砖路,还安上了路灯。

  今年夏天回农村老家时,看到路灯,我为之一惊,匆忙掏出手机拍下一张照片,想发朋友圈,又不知从何说起,抬头眺望,看见了对面山洼里爷爷的坟墓,顷刻间热泪潸然。

  当年,爷爷为了帮助攒够我们姐弟三人的学费,大病未愈就硬是下地劳作,最终病情复发,永远离开了我们。爷爷弥留之际,我拉着他几近冰冷的手哭得昏天暗地,他唯一的期许就是让我“好好读书”。

  “我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来到了北京,在那里认真生活,努力工作。”我哭着说。我想,这也是对爷爷最好的告慰。

  认真生活、努力工作,正是中国人的底色,也是一个个“中国奇迹”背后的密码。

  你看:工厂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娴熟的技术,不懈的坚持,擦亮“中国制造”的金字名片;辛勤劳作的农民,用一滴一滴汗水,充盈国家的粮仓,填满国人的饭碗;默默无闻的边防哨兵,茫茫雪域上终年坚守,万里海疆中静静守望;奔跑于写字楼之间的快递小哥,为饥肠辘辘的人们带去美味,温暖无数在外奋斗的国人;“城市美容师”环卫工,在人们熟睡的黎明时刻,在霓虹灯闪烁里,把这个城市扮靓……

  今日中国之强盛,归功于每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中国人!祖国感谢你。感谢你,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时光流转,多少年来,无数中国人每每唱起,无不心潮澎湃。

  那天,从天安门回家的路上,我轻轻哼起这首歌。父亲打趣说,“你们年轻人也这么爱国?”没等我张口,旁边的孩子突然来了一句,“妈妈,什么是爱国啊?”

  一时间,我竟无言以对。我沉默许久,摸着他的头说,“爱国,就是要好好读书。”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杜洋 摄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把爷爷对我的期许,传承给我的孩子,这一刻,我热泪盈眶。纵然时代巨变,但其中蕴含的自强自立的要义不改。我想告诉他,“你们是祖国的未来,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还想告诉他,我虽然一时回答不好什么是爱国,但我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爱国。因为,那是我们的根。

  “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放眼未来,中国正青春,奔腾东去的长江为证,巍然不动的长城为证,静待一场盛大绽放的天安门为证。

  早安,中国!加油,中国!今天,让我们一起祝福祖国,致敬自己。

  作者:马学玲

【编辑:郭泽华】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