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半个世纪的英烈“守墓人”:一生践一诺丹心护忠魂

半个世纪的英烈“守墓人”:一生践一诺丹心护忠魂

2019年10月27日 10:46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半个世纪的英烈“守墓人”:一生践一诺丹心护忠魂
    蔡永法守墓五十余年。供图

  中新网湖州10月27日电(见习记者 施紫楠)清晨七点,浙江德清阜溪街道79岁的蔡永法来到龙山茶山岭革命烈士陵园,跟往常一样,持着大扫把打扫散落在陵园周围的枯枝落叶。

  这样的场景,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已经发生了无数次。“烈士的鲜血不能随着历史的流逝而湮灭,我要永远守住它。”因为这句承诺,蔡永法义务守护了这座烈士陵园五十多年。

蔡永法用掉了几百把扫帚。供图
蔡永法用掉了几百把扫帚。供图

  这里就是烈士们的“家”

  蔡永法还记得,自他五岁起,就爱听父辈们讲过去的革命故事。其中1945年进行的解放德清战役,最是让他难以忘怀。

  “那天是农历四月初二,在与日寇进行了2天3夜的战争之后,有18位年轻的战士英勇献身了。”蔡永法说,烈士的遗体就葬在龙山施宅许王庙后的荒山坡下,其中有14位甚至连名字都没留下。

  这些烈士的牺牲之地,就是蔡永法的出生之地。每当父辈们给蔡永法讲起这个故事时总说,“千万不能忘记他们,他们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家乡才牺牲的。要是我们忘记了,那以后谁会记得他们呢?”

  就是这样一句嘱托,永远留在了蔡永法的脑海里,也让他与这18位烈士结下了缘分,开始了50多年的守墓情结。

  “烈士们下葬的时候,连一口像样的棺材都没有,就是个土坟,非常简陋。”蔡永法回忆,他第一次见到烈士墓是在七八岁时,“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扫墓。”

  到了60年代,蔡永法发动青年自己动手,修建了第一个烈士土墓,并坚持每年扫墓;70年代,成为一名赤脚教师的蔡永法又亲手制作了一块墓碑,并亲自刻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江南多水,只要一下雨,墓地一大半就泡在水里。我看见心里就难受,我想给烈士们换个‘新家’。”1990年,在蔡永法的申请下,距他家2公里处的茶山岭东坡山下,一座水泥砖块结构的烈士陵园终于建成。

  从那以后,每个路过的行人都知道,在这个地方,埋葬了18个为解放德清而牺牲的烈士忠魂。

蔡永法为军人讲述历史。供图
蔡永法为军人讲述历史。供图

  守墓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2001年退休后,蔡永法便将自己一心一意投入到守护烈士陵园当中。扫落叶、擦墓碑、清理杂草、修补地面……他就像个管家一样,料理着英烈们的安息之地,尽心尽职守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现在,守墓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50多年来,蔡永法用掉了几百把扫帚,都是他亲手做的。他说,这不光是省了几个钱的事,而是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更是通过亲自动手表达对烈士们的尊重。

  为使烈士精神代代传承,蔡永法还自愿担任讲解员,为前来瞻望的人讲述过去的故事。为使讲解更生动,蔡永法几十年间不断走访革命老战士,多方收集战役详细资料,并在烈士陵园后面设立了一块烈士事迹墙,将史料“复原”雕刻在碑石上。

  至今,蔡永法已为10多万人讲述烈士故事。他告诉记者,有历史才有今天,“是这些烈士们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够珍惜和平,永不忘记烈士们的恩情。”

蔡永法讲述守墓历史激动落泪。供图
蔡永法讲述守墓历史激动落泪。供图

  五十余年一晃而过,如今,蔡永法也已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总说,很多人觉得他伟大,但其实,他只不过是做了一件很普通很平凡的事而已。

  “现在我的身体还行,如果等到哪一天真的老了,扫不动了,我就让下一代来继续守护陵园,将这份缅怀与敬意延续下去。”蔡永法说。(完)

【编辑:杨维思】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