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历史的决战 伟大的创举:“世界屋脊”上的反贫困奇迹

历史的决战 伟大的创举:“世界屋脊”上的反贫困奇迹

2019年10月28日 19:26 来源:新华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历史的决战 伟大的创举——“世界屋脊”上的反贫困奇迹

  新华社拉萨10月28日电 题:历史的决战 伟大的创举——“世界屋脊”上的反贫困奇迹

  新华社记者

  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我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也是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藏在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正在书写一个亘古未有的奇迹——贫困人口已从2013年底的80万减少到去年底的15万;贫困县区数量从74个减少到19个,摘帽总数居全国首位;贫困发生率从30%降至5.6%。

  作为中国反贫困斗争的重要战场,西藏今年的攻坚目标是实现15万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和19个贫困县区摘帽,力争在雪域高原消除绝对贫困。

  从封闭到开放:易地搬迁刨穷根

  山南市加查县冷达乡共康村是一个“村龄”不过2岁的村庄,这里的生活格外热闹。

  共康村是山南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点,占地面积708亩,总投资为2.1亿元,有369户、1269人从雅鲁藏布江畔不同地方迁入。

  58岁的阿古赤列搬进新房后非常高兴:“以前老房子在半山坡上,又破又暗,每年冬天更是煎熬。现在家里水电齐全,宽敞明亮,出行也方便。”

  为方便百姓的新生活,共康村还建有幼儿园、卫生院、垃圾中转站、牲畜棚圈等场所和设施,还有村委会统一出租管理的28套两层商业门面房,每年为村集体创收60多万元。共康村党支部书记查斯说:“共康的寓意是‘感谢共产党,同步奔小康’。”

  村民曲珍9月初刚收完青稞,准备去县城打工。“我家以前在山沟里,耕地不多。现在全家不但住上新房,还分到了不少田地,青稞、油菜收成是过去的2倍还多。”

  既要“搬得出”,还要“稳得住”。加查县在这里开发耕地1679亩,使人均耕地面积达到1.3亩。共康村去年成功试种青稞、蔬菜、西瓜等,创收65.78万元。村里还成立了集体企业,对全村574名青壮劳力进行技能培训并编入不同的工作互助组,做到了“人人有平台、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收入”。

  特殊的地理环境是西藏很多地区致贫的主因之一。极高海拔、大雪封山、土地贫瘠……一些地方几乎与世隔绝,“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让广大群众在脱贫路上步履蹒跚。

  啃下易地扶贫搬迁的硬骨头,才有脱贫奔小康的好盼头。

  位于藏北高原那曲市尼玛县的荣玛乡,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自然条件恶劣,脱贫难度大。去年6月,当地农牧民作为西藏首批搬离高海拔地区的群众,跨越上千公里,从藏北高原南迁至拉萨。离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命禁区”,住进了新家园,开启了新生活。

  共康村、荣玛乡都只是西藏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刨掉“穷根子”的缩影。

  “十三五”期间,西藏计划对26.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记者从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指挥部获悉,截至目前,西藏全区975个易地搬迁安置区(点)中,已竣工910个,搬迁入住5.6万户、24.8万人,占计划搬迁人数的93%。

  从“输血”到“造血”:对口援藏结硕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拉萨有“北京路”,日喀则有“山东路”,林芝有“福建园”,阿里有“陕西路”……雪域高原上的一条条道路和一座座公园的名字,铭记着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也见证着对口援藏工作折射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针和“长期支援、自行轮换”的干部援助方式,自此开启了中央与全国兄弟省市长期对口支援西藏发展的历程。

  仅在2016年至2018年,17个对口援藏省(市)及16家对口援藏央企就实施各类脱贫攻坚项目1589个,完成投资93亿元。

  发展产业是扶贫治本之策,也是援藏的发力重点。近年来,西藏逐步培育发展出了青稞、牦牛、旅游、民族工艺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带动了大批农牧民增收致富,农牧区“造血”能力与日俱增。

  一个多月前,那曲市色尼区罗马镇66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次性领到了嘎尔德扶贫畜牧产业示范基地发放的52.8万元分红款。这个示范基地占地面积9990亩,包括牲畜养殖区、乳制品加工区、人工种草区等。

  “公司在拉萨设有5个销售点,每天销售额1.5万元左右。夏季每天收购2250公斤牛奶,大多是从牧民散户中收购。”基地负责人明加塔说,5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这里从事挤奶、质检、销售等工作,月工资最高达4500元。

  “‘公司+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基地+牧户’的扶贫模式,带动了市场性牲畜养殖需求增加,潜移默化中促使群众陆续调整牲畜养殖结构。”色尼区区长赤来塔吉说,不仅提高了畜产品附加值,还增加了就业机会。年底将按照纯利润的70%给参与群众分红,相信色尼区今年脱贫的目标能顺利实现。

  数据显示,自2016年初至今,西藏全区累计开工建设产业扶贫项目2567个,其中完工1701个。截至8月底,全区已通过产业扶贫带动22.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

  旅游扶贫是破解“美丽贫困”的另一把钥匙。近年来,西藏精准聚焦深度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依托世界屋脊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千家万户增收致富,一大批昔日贫困山村阔步走向小康。

  37岁的旺姆热情开朗,每天在林芝市鲁朗小镇景区入口处的路边为游客牵马。“我们这里有50多匹马,每人每天牵马收入有200多元。”

  旺姆所在的扎西岗村有66户、327人,其中180人从事家庭旅馆相关工作,占全村总人数的55%,还有一些村民经营响箭、骑马、藏餐、土特产品等民俗旅游项目。扎西岗村去年经济总收入达1161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

  如今,西藏乡村旅游点超过200个,年收入达12亿元。农牧民旅游从业人员达到7万人,旅游产业带动了3.2万贫困人口脱贫。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党组书记黄永清说,西藏各市地已涌现出一批家庭旅馆,旅游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能力正逐年提升。

  从生存到生活:民生改善换新天

  “我想要穷者远离饥荒,我想要病者远离忧伤。”每年的旅游旺季,在拉萨河畔次角林村上演的大型史诗剧《文成公主》中,主人公松赞干布传唱着西藏人民的美好愿望。这个愿望在历史长河中企盼了千年,如今终于成为现实。

  日喀则市江孜县江热乡拉鲁村村民次珍因为胆囊结石、肝总管结石,被紧急送到县人民医院。经过4个小时的手术救治,她转危为安。

  病治好了,但作为贫困户的次珍原本有些焦急。她说:“这次生病不光耽误农活,估计也花了不少钱。”

  让她意想不到的是,政府报销了2万多元诊疗费用的90%,个人只承担2000多元。“第一次住院,没想到报销这么多。”次珍说。

  目前,“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三重医疗保障已对西藏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人口从2016年的6.34万人降至1.18万人。同时,包虫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得到了全面筛查,近3万名患者得到免费救治。

  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耕耘说,今年西藏还将全面推进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33个,力争把影响群众较大的病种全部纳入专项救治范围,并降低贫困人口医疗费用的自付比例。

  “病有所医”,医疗保障为贫困户的健康“保驾护航”;“幼有所育”,教育保障为贫困户子女“为计深远”。

  23岁的扎西平措来自日喀则市拉孜县的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母亲前年车祸去世,父亲也因残疾丧失劳动力,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在上学,全家的生计主要依靠叔叔打工挣钱。

  国家“三包”(包吃、包住、包基本学习费用)政策,让扎西平措从小学到高中的花费很少。他2016年考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不仅减免3年学费,每年还给他补助3000元,并提供勤工俭学岗位。他说:“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政策,我可能只能早早跟着叔叔四处打工。”

  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手段,教育改变了扎西平措的成长轨迹。

  今年上半年,西藏落实“建档立卡大学生”免费教育补助资金4900余万元,资助建档立卡和农村低保大学生1.1万多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到99.5%和93.9%。

  “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正在千家万户撒播,“鳏寡孤独皆有所养”的美好愿景也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实现。目前,西藏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覆盖15.6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实现了孤儿集中收养和有意愿的五保老人集中供养。

  与社会福利一起变好的,还有高原的生态环境。

  西藏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动植物资源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把生态补偿作为一项重要的脱贫手段来实施。目前,全区生态护林员岗位达60多万个,农牧民通过从事护林、护草、护水等公益性生态保护工作,累计增收33亿元。

  昌都市类乌齐县的四郎尼玛,时常要巡山转山、护林防火、管理草场等,得益于国家补贴及生态岗位收入,一家人从土坯房搬进二层楼房。生态好了,他所在的达日通村瞄准致富新门路,创办旅游中心,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好去处,让环境与民生共赢。

  从巍峨高耸的喜马拉雅山到一望无垠的藏北草原,从山谷交错的藏东南乡村到雄浑壮阔的羌塘高原,在这片神圣的国土上,蓝天白云交相辉映、雪山森林层次呈现、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野生动物欢乐嬉戏。

  奔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农牧民的生活每年都在改善。这里的脱贫成就不仅改变了西藏各族人民的命运,也创造了我国在边疆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奇迹。(记者王敬中、罗博、刘洪明、李键、魏玉坤、王健)

【编辑:白嘉懿】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