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从“挥鞭牧羊”到“圈裤腿插秧” 新疆易地扶贫“搬”来幸福生活

从“挥鞭牧羊”到“圈裤腿插秧” 新疆易地扶贫“搬”来幸福生活

2019年12月07日 17:55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随着天气逐步转暖,新疆昭苏牧民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春季转场之路,30余万头牲畜、100余公里路程、30余天转场时间……牧民们要从昭苏南部的阿合牙孜沟深处的“冬窝子”到山下牧场,壮观的千军万马、弥漫的硝烟浮尘、有条不紊的行进、此起彼伏的呼喊,形成一幅震撼而绝美的画卷。文/赵云 图/秦杰
资料图:新疆牧民。图/秦杰

  中新社乌鲁木齐12月7日电 题:从“挥鞭牧羊”到“圈裤腿插秧” 新疆易地扶贫 “搬”来幸福生活

  作者 胡嘉琛

  “不用烧煤取暖,用电用水都很方便,还赚钱买了新电视、洗衣机。最高兴的是,孩子们不用在深山里遭受艰苦环境。”自从去年底搬入“丝路佳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疆阿克陶县巴仁乡汗铁力克村牧民斯迪克江·居麦克一家迎来了崭新生活。

  “丝路佳苑”位于新疆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城郊14公里处,目前已迁入该县下辖5个乡镇及牧场的逾1400户居民,超6000人。迁入民众多是资源匮乏、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户,斯迪克江便是其中之一。

  “原来我在200公里外的山中生活,靠放牧谋生,收入不稳定。山里天气阴晴不定,路不好,用电也不稳定。最怕的事就是生病。”斯迪克江告诉记者,安置房通了水、电、暖,小区内还建有医院、幼儿园、活动中心等,生活水平比之前高了很多。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新疆建成超731公里道路、1256公里饮用水管网和726公里电网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同时,还建造了16所学校、48所幼儿园、35间卫生间和57间活动室等用于配套。

  搬迁后,斯迪克江在小区开起了便民服务超市,并自学电脑知识,在超市内开设了电费代缴网点,月收入超过3000元(人民币,下同)。“因为女儿在上幼儿园,我选择留在小区。也有很多人经过各种培训,在扶贫车间或外地工厂找到工作。”

  2018年,袁隆平科研团队承包了阿克陶县7260亩盐碱地开展海水稻种植项目。按规划,2019年,科研团队试种1000亩海水稻,用工人数达2000人次,雇佣的工人全部来自附近易地扶贫搬迁点的牧民。

  从“挥鞭牧羊”到“圈裤腿插秧”,与斯迪克江同村的托乎提纳扎尔在海水稻试种项目实现了“转型”。“现在的我,不止会放牧,还学到了很多农业知识,每个月还能领到3000元的工资。”托乎提纳扎尔说。

  易地扶贫搬迁让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新疆根据迁移人口造成贫困的原因,通过发展特色农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等方式,解决就业问题。目前,新疆超过7.7万搬迁民众已实现就业。

  金豆子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阿克陶县从上海平湖市引进的服装生产企业。为了让牧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公司将厂房设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昆仑佳苑”里。公司免费提供3个月的技能培训及200个就业岗位。

  “从牧区搬进小区时,最担心的是能不能赚到钱养活自己和家人。”阿依努尔·坎吉曾是阿克陶县克孜勒陶乡的牧民,如今,她已在“昆仑佳苑”内服装厂房实现就业。“每个月可以拿到近2000元,已经没有曾经的顾虑了。”

  同阿依努尔一样,2019年,新疆将有超4300户、近2万贫困民众陆续搬迁出深山和沙漠。新疆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郭文艺称,2016年至2020年,新疆易地扶贫搬迁涉及4万余户近16万人,总投资逾95亿元。(完)

【编辑:姜雨薇】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