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广东医生迎疫而上46个日夜:啃下“硬骨头”见证疫情好转

广东医生迎疫而上46个日夜:啃下“硬骨头”见证疫情好转

2020年03月14日 17:39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同心战疫)广东医生迎疫而上46个日夜:啃下“硬骨头”见证疫情好转

  中新网广州3月14日电 题:(同心战疫)广东医生迎疫而上46个日夜:啃下“硬骨头”见证疫情好转

  作者 蔡敏婕

  3月的武汉,樱花已经盛开。14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主治医师林百润熟练地穿戴防护用品,与其他医护人员交接班后,进入病区查房和收治病患,脱下防护服后,坐车返回驻点。这一系列动作,林百润已经重复一个多月。

林百润在汉口医院。受访者提供
林百润在汉口医院。受访者提供

  “每次换班脱下厚重的防护服,浑身都大汗淋漓,手被汗水浸泡肿胀,脸上留下防护用品的勒痕。”林百润接受记者从广州拨去的电话采访时称。

  1月28日,林百润跟随第二批广东驰援武汉医疗队出发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心地武汉,接管武汉市汉口医院呼吸七区的诊治。

  作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广东省委员会的党员,他发挥该党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的主体优势,迎疫而上,并把在武汉前方抗击疫情的治疗方案和经验,及时与其他医院分享。

林百润(左一)。受访者提供
林百润(左一)。受访者提供

  初到武汉:吃药助眠缓焦虑

  “1月28日坐在大巴车看窗外,武汉城内人迹罕至,只有救护车偶尔经过,心情沉重。”林百润回忆,30日第一次进病区,当时门诊、急诊、医院过道、凳子和病床上挤满患者,甚至连停在医院门口外的小车都变成临时“输液室”,车里坐满患者。

  在支援武汉期间,林百润所属医疗团队担负着危重患者诊疗和隔离观察等工作。进病区之前,林百润需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当厚重的防护装备一层一层地套在身上,整个人会感到闷热,体力消耗也远超平常”。

  为了珍惜防护服等应急医疗物资资源,避免吃饭、上厕所脱防护服而增加受污染的概率,林百润和队友们每次轮值就有近6个小时不吃不喝,穿着纸尿裤上班,也由于长时间穿戴防护装备,并超负荷工作,林百润的身体亮起“红灯”,诱发头痛、恶心等症状。

  “当时特别忙碌,每天都有抢救,走廊都是患者,特别是年轻的护士,看到这些景象,手脚都有点发抖。”林百润称,面临的困难远超他的想象,“每天接受各种信息的刺激与冲击,自然而然便产生压力和焦虑,有时候需要吃安眠药缓解焦虑助眠”。

林百润在汉口医院。受访者提供
林百润在汉口医院。受访者提供

  难啃“硬骨头”:救治重症

  “医生,救救我,我感觉自己喘不过气来了!”一名49岁的新冠肺炎患者躺在病床上,由于肺部病变严重,她感到呼吸困难和气促,心情非常烦躁。

  林百润称,该名患者血氧饱和度低于90%,属于危重症患者。在病情最严重的时候,她拼命挣扎,一看到医护人员,便不顾一切地抓手求救。

  “当时首先要镇定患者的情绪,减少其体力和氧气消耗。”林百润称,然后对患者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改善通气功能,组织专家会诊,根据病情调整用药,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并进行心理疏导,“综合治疗下来,最辛苦的几天熬过去了,慢慢撤掉管路,目前患者病情稳定”。

  林百润所在的病区总共有76张床。由于情况特殊,医院很难招到后勤工作人员,所以医生在负责病人的诊疗工作之余,有时候还要去做搬运氧气筒、帮忙护送患者做检查等工作。

  是否仍发热?有没有复查核酸、胸部CT?哪些病人要转ICU?哪些病人能出院……交接班后,林百润会去查看患者,记下患者的重点情况。若遇到危重症患者,医护们会一起重点查看其病情变化,讨论并调整治疗方案。

  “我觉得最难啃的‘硬骨头’是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因为这类病人病情最重。每位患者都是鲜活的生命,如果能救治回来,我们会很有成就感。”林百润称。

林百润在汉口医院。受访者提供
林百润在汉口医院。受访者提供

  苦中温情:最美爱情和礼物

  在工作中,最让林百润难忘的是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妻同时感染新冠肺炎住院,“老爷爷属于新冠肺炎中的轻症,身体比较好,但老奶奶属于重症。老爷爷每天跑过去重症病房看望老奶奶,有时候还靠在墙上睡觉。”林百润称,这么大年纪还能如此相爱,很感人。

  “刚刚有队员说陌生人送来车厘子,我们猜也是武汉市民,此前他们曾给我们送餐。”林百润称,如今陆续都有慈善团体或者企业送物资给医疗队,“通过这次疫情,我再次感受到‘团结的力量’”。

  疫情好转:从人等床到床等人

  “刚到达武汉时特别忙碌,前半个月最难熬。”林百润称,后来随着患者被武汉市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逐步收治,居家隔离的患者也被送入病区,患者数量下降,病情得到控制,加之对病症有了救治的经验,心态逐渐改变,渐渐就不紧张。

  “目前我们负责的病区还有30多名患者待出院,前方疫情好转。”林百润称,随着方舱医院“关门大吉”,一些医院也被清“零”,部分驰援武汉的广东队队员原地休整待命。

  一个多月以来,病区从“患者等床”、危重患者多,到现在“床等患者”、危重症患者减少的变化,武汉疫情不断好转。“大家没有必要恐慌,只要做好个人卫生及防护,远离人群密集之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能对抗病毒。”林百润说。

  中国民主党派尽己所能同心抗“疫”。据中国农工民主党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28日,农工党党员中,已有26074名医务工作者投入中国各地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完)

【编辑:苑菁菁】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