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轨的尴尬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轨的尴尬

2020年10月23日 08:05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轨的尴尬

  文/李红笛

  发于2020.10.26总第969期《中国新闻周刊》

  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文件透露出以下信息:逐渐提高体育中考分值,要达到和语数外同分值水平;力争2022年,全面覆盖美育中考。强调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

  两个文件都在强调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这让人不由联想到一直被提倡的素质教育。

  人们通常认为应试教育代表填鸭式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实用科目轻文体素养、唯分数至上、片面追求升学率、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而素质教育则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虽然两者并非反义词,但人们普遍把素质教育视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而且在升学压力面前,全面践行素质教育困难重重。有些学校搞出来的素质教育徒有其表,在音乐、美术、体育课上拍一些照片,再开一些一次性的手工课、实验课,组织几场文体活动,最后把照片放在学校素质教育成果展上,就大功告成。

  素质教育当然不是这些华而不实的招式,如果把素质教育等同于课外活动,就很难得到重视。

  这就形成一个悖论——素质教育是反对唯分数至上的,而大部分学校和学生都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那么让这些不与考试分数挂钩的教学活动占用学生时间是不现实的;如果为了让学校重视起来,就把“素质科目”也纳入升学考试,那么当文体课程也和语数外一样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其重视身心健康的特质还能体现吗?

  应试教育之所以为人诟病,就是因为在考试的压力下,学习的结果从汲取知识、获得技能、锻炼思维等,变成了学生如何与出题人斗智斗勇,如何在考试时投机取巧“骗”到高分。很多人自我调侃从高中毕业开始就成了文盲,恐怕正是因为这些年学到的只有完成考试的能力,而不是真正能学以致用的知识。哪怕《滕王阁序》倒背如流,形成肌肉记忆,看见晚霞与飞鸟依然只能憋出一句“好红的云”。

  当文体教育也走上这条路,学生的身心健康真的能因此提高,还是考试一结束,就丢到脑后?要知道,文体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为应付考试抱佛脚练会的那些招式,在考试之后恐怕比《滕王阁序》忘得还快。

  不解决升学率压倒一切的根本问题,反而把本不可量化的素质教育也拉到考试中来,最终结果会不会只是拓展了课外辅导培训机构的业务呢?

  《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第39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编辑:苏亦瑜】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