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追逐“飞天揽月”航天强国梦的“湘力量”

追逐“飞天揽月”航天强国梦的“湘力量”

2020年12月25日 12:49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追逐“飞天揽月”航天强国梦的“湘力量”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交接仪式在湖南韶山举行。 杨华峰 摄

  中新网长沙12月25日电 题:追逐“飞天揽月”航天强国梦的“湘力量”

  记者 唐小晴

  12月25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交接仪式在湖南韶山举行。交接后,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将长期展陈于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嫦娥”奔月到“天问”探火,从“北斗”造福人类到空间站开门纳客,再到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采集月壤的国家……中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的背后,离不开“湘力量”“湘智慧”。

湖南华菱线缆生产车间。湖南华菱线缆供图
湖南华菱线缆生产车间。湖南华菱线缆供图

  探索浩瀚太空 湖南育人才

  湖南桃源籍的郭学文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首席气象专家,参与执行了130余次航天发射任务。他不仅带领气象保障团队为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判定了点火窗口,还研发了天气分析和预报系统,使文昌发射场气象系统信息化水平实现新跨越。

  “建成了完备的雷电检测、气象信息处理、气象信息显示和台风预报保障等软硬件体系,全面形成航天发射气象保障能力。”郭学文说。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的湖南宁乡籍航天人高敏忠,长期坚守加注供气岗位一线,先后参加30余次飞船、卫星和导弹发射任务,解决各类技术问题50多个,已成地面设备总体和加注专业的专家,为中国航天发射液体推进剂保障做出重要贡献。

  无论是神舟系列飞船发射升空还是“嫦娥”系列探月工程实施,无论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还是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都有湘籍科学家和工作人员在奉献着无悔青春。

  从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工程立项,到如今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发射任务完成,中国北斗人用26年时间实现了55颗卫星的研制发射。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

  在这场向太空挺近的伟大征程中,留下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冉承其等湖南科学家的奋斗足迹。

  航天热土湖南还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代航天专家张履谦,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杨孟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等湘籍航天领军人物;履新不久的湖南省委书记许达哲,也曾在航天系统工作多年。

航天员代表张晓光参加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交接仪式。 杨华峰 摄
航天员代表张晓光参加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交接仪式。 杨华峰 摄

  征服浩瀚太空 湖南有科技

  嫦娥五号“挖土”归来举国沸腾。但众人或许不知,位于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为嫦娥“五姑娘”完成探月任务贡献了多项关键技术。

  “整个‘挖土’过程,机械臂及末端采样器既要避免与月面岩石障碍物或探测器本身发生碰撞,还要能高效精确完成采样、放样、抓罐、放罐等关键操作。”国防科技大学于起峰院士课题组设计出了基于视觉引导的月面采样位姿测量方案,相当于给执行任务的机械臂装上一双“慧眼”。

  中国北斗工程启动以来,有400多家单位、30余万名科技人员集智攻关,攻克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500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实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北斗”问天的艰苦征程上,国防科技大学北斗团队也完成了多个核心系统研发和数十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任务。

  湖南华菱线缆自主研发了14项核心生产技术、49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是“神舟”飞船和“嫦娥一号”所需特种电缆的主要供货方。“‘神十’发射用的点火线、控制线、信号传输线及数据线,大部分来自我们超高温电缆和控制电缆;‘神七’航天员出舱行走的各项生命体征传回飞船所用的‘脐带’电缆,也是我们提供。”湖南华菱线缆首席专家张公卓告诉记者,长征系列运载火箭90%的点火电缆都用的华菱线缆。

  中国飞船用显示设备不再依赖进口,也得益于长沙湘计海盾实现飞船液晶显示设备的国产化;中国大型运载火箭燃料贮箱、环筒、薄壁等超大型铝合金结构件研制任务,也是由中南大学、湖南中创空天承担。

  凭借强大的科研力量支撑,湖南承担了国家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等系列国家航天领域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工程。

  助力航天强国 湖南有产业

  发展航天航空产业,湖南有底气:中国首颗民营企业自主研制卫星“潇湘一号”是湖南造;湖南现在不仅是中国唯一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飞机起降系统研制基地,还是全国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区域,承担着国家北斗等重大科技专项关键任务。

  目前,湖南在航天领域已拥有一批具备国内领先水平产品,航空领域呈现产业链完整、创新能力强等良好态势。长沙高新区就聚集100余家航空航天(含北斗)产业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神舟”“天宫”、北斗卫星导航、卫星制造等领域。

  这里的天仪空间研究院,具备微小卫星的总体设计和研制能力,是中国唯一成功发射卫星的商业航空公司,已成功发射19颗卫星。

  湖南航天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官方重视与推动。湖南已把航天产业作为打造创新型省份和建设制造强省的重要内容;省会长沙正积极打造北斗产业基地,着力培育形成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湖南成为国内最具规模的北斗产业基地、产业高端人才集聚地和产业应用示范集聚区。

  官方预测,今年,湖南航空产业营收预计达400亿元;到2025年,航空航天(含北斗)产业营收或将突破1000亿元。在湖南“十四五”航空产业发展目标中,就包括要建设全国一流的航空航天配套及通航整机制造基地、全国一流的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示范区。(完)

【编辑:罗攀】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