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全球气候治理,习近平示中国的“着眼”与“着力”

全球气候治理,习近平示中国的“着眼”与“着力”

2021年04月23日 18:10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视频: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 坚持多边主义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来源:央视网

  (近观中国)全球气候治理,习近平示中国的“着眼”与“着力”

  中新社北京4月23日电 (梁晓辉 李京泽)气候变化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4月22日,在第52个“世界地球日”之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清晰阐示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着眼”与“着力”。

  当前,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严峻挑战,全球环境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峰会致辞中直言:“我们需要一个绿色的星球,但世界却亮起了红色的警报。”

  “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习近平对此给出了中国的解题方案——“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面向各国领导人,习近平首次提出这一理念,并系统阐释其内涵要义,包括“六个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系统治理,以人为本,多边主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这一理念再次显示出,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上,中国一直是以一个系统、整体、全局的思路着眼考量的。

  “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我们要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习近平阐释道。他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显然,气候变化问题是地球健康“亮红灯”最明显的征兆之一,但解决问题,要找到病根。在外界看来,“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正是从认知源头找到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说,这一理念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对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妥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实现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远见卓识,展示了中国参与全球气候环境治理的宽广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表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体现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其他生命的尊重。“我们是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如果整体中其他的部分都不存在了,人类的存在也就没有意义。”而诸如气候变化等严峻问题,恰恰是因为人类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是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体现。

  专家们同时认为,这一理念的有效落地驱动,将使世界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进程中,同时有效应对其他问题,包括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等。

  大处着眼,实处着手。习近平在讲话中,阐释了中国一系列实际、有效的做法,发出共同推进全球环境治理的倡议。

  对内,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正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还将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在谈及双碳目标时,习近平直言:“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中方付出艰苦努力。”

  中国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原主任李俊峰指出,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一般都经历50年至60年时间,个别国家是70年,而中国承诺这一过程只有30年,只有发达国家用时的一半左右。“这足以显示出我们的雄心和决心,也同时让世界理解我们的困难和挑战。”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石。”习近平亦发出呼吁,发达国家应该展现更大雄心和行动,同时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韧性,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支持,避免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帮助他们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在这一方面,尽管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但对外,中国承担着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责任,始终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习近平在讲话中说,中方提出通过多种形式的南南务实合作,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同时,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发起了系列绿色行动倡议,采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系列举措,持续造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人民。

  潘家华认为,此次将生态文明与“一带一路”深度关联,是一个大的进步。“以前提倡绿色‘一带一路’但尚未有具体的标准,而现在一系列具体的举措,显示出原则标准都非常明确。”

  目前,中方的倡议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收获好评。

  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说,中方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这是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体现。面对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需要获得新能源技术等方面的协助,“一带一路”正是展开国际合作的理想平台。(完)

【编辑:叶攀】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