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政协委员的乌鲁木齐“7·5”事件工作日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疆政协委员的乌鲁木齐“7·5”事件工作日记
2009年08月17日 10:02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大 ↓小

  【编者按】

  马莉,1982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新疆慈善总会秘书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委员。她的父亲是维吾尔族人,母亲是上世纪50年代由山东支边的汉族人,她常常自豪地称:“我是民族团结的结晶”。

  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她将工作中碰到的感人故事用日记形式记录下来。现在,我们把它推荐给读者,从中大家可以感受到新疆各民族团结的殷殷亲情!

  7月5日 星期日 深夜

  从伊吾县慰问当地困难群众返回不久,便收到一条短信,告知乌市街头发生暴乱。原以为新疆的经济事业欣欣向荣,各民族团结亲如一家,会发生什么暴乱呢?然而,当我看到载着武警官兵的车,一辆又一辆呼啸而过时,隐隐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震惊、心痛、愤怒!随之映入眼帘的是:被焚烧的车辆,火光冲天,街头无辜受伤的群众……我也看到了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不顾自身安危,抢救受伤人员和武警官兵的感人场面。

  我想,作为一名慈善工作者,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必须赶快行动起来,用加倍努力的工作反击暴乱行为。

  我开始编排慈善工作计划操作方案,联络同事,编撰倡议书,公布捐助热线电话号码,直至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才松了一口气。但丝毫没有睡意。矇眬中,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时间是凌晨5点……

  7月6日 星期一 夜

  一大早,接到民政厅党组书记、新疆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莫涓的电话。我急忙驱车赶往慈善总会,看来莫涓书记也是一宿未眠。见到我后,带着嘶哑的声音布置工作,语气坚定地说:“新疆慈善机构应该成为具有磁力的爱心机构。民心不可违,民心是最大的社会探头。”一番话,令每一位在场工作人员感到肩上担子的分量。

  紧接着,民政厅“殡葬一线突击队”成立,连同区市民政共300人组成。共产党员、复转军人奔赴一线,开始了艰苦的善后处理工作。

  下午,我们克服网络中断、交通管制等困难,制定出乌鲁木齐“7·5”善后慈善工作方案。回到家,已很晚。身心很疲惫,但情绪高涨,因为我们的工作很有意义。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以热比娅为首的“三股势力”妄图破坏新疆和平稳定的大好形势,以实现他们分裂国家的险恶用心。他们的目的一定不会得逞!

  7月7日 星期二 晚

  一大早,我和同事们赶到新疆慈善总会为接收捐款做准备。

  仔细想想还有哪里没有考虑到:以前慈善总会接收捐款的账号,仅建设银行一个,肯定满足不了这次工作的需要。请示领导后,我们赶紧联系,新开设接受捐赠的中国银行账号,并在一楼大厅安装了3部捐款电话,确保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咨询和电话捐赠服务。

  晚上8时许,乌鲁木齐实行交通管制。可是我们不能提前下班,手头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干脆在办公室加班吧。

  7月8日 星期三 深夜

  今天我去参加由艾斯海提·克里木拜主席主持召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治协商会议。会上,艾斯海提主席传达了王乐泉书记关于稳定大局的重要讲话。我完全支持、拥护王乐泉书记的讲话精神,坚决拥护民族团结。

  会议结束后,回家途中,小股暴乱分子又在搞骚乱。不得已,又返回政协大院。

  在等待过程中,我冷静分析了这次事件的根源,实质就在热比娅之流想挑起民族仇恨。其实,我的家庭就是民族团结的一个见证,在我的身体里流着维、汉两个民族的血液。我要以实际行动,为新疆各民族团结贡献全部力量。

  回到家已经23点。事件发生前,即使是午夜,街头依然热闹非凡,但今晚却没有了往日的喧闹。我盼着街头早日回归城市的喧闹,因为那正是我们这座美丽城市的活力所在。

  7月9日 星期四 夜

  一上班就投入紧张的工作。因为在交通管制期间,电话捐款颇多,希望上门收款。17点20分,接到合肥市援疆特警电话,因执勤不能来捐款,希望我们去接收捐款。

  17点40分,人民广场。安徽省合肥市的100名援疆特警献血,然后每人捐款100元,共计捐款1万元。这是总会接收援疆特警的第一笔捐款。我了解到,合肥特警是在汶川大地震中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嘉奖和表彰的英雄部队。今天,他们又带着党中央的嘱托,来到新疆维护社会秩序。而官兵们在不影响执勤工作的前提下,为受伤群众献血后,又拿出自己的津贴为社会捐款。他们的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群众。

  18时,从人民广场赶往太平洋人寿保险新疆分公司,接收10万元捐款。在捐赠现场,一位来疆旅游的年轻人路过时,不留姓名捐了50元匆匆离开。奔波在捐款的路途中,心里暖暖的。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