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从流行名词到写进法律的前前后后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突发事件:从流行名词到写进法律的前前后后
2009年09月08日 15:13 来源:检察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3年春天,“非典”肆虐。

  也就是从这个春天开始,“突发事件”这一名词迅速流行。

  如果说是“非典”这起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让“突发事件”这四个字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么200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则让这四个字融入了老百姓的生活。

  “突发事件”从流行名词到写进法律,四年时间,个中曲折,值得铭记。

  从紧急状态法到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莫纪宏回忆说,他参与草案的起草要回溯到2003年“非典”期间。

  “当时在着手准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起草工作,有人提议是否出台一个有关的法律。”

  提议暂时搁浅,原因是由于当时的宪法并没有这方面的提法。

  转机来自2004年修宪。2004年现行宪法在第四次修改时将宪法中的“戒严”修改为“紧急状态”。这为以后的立法工作提供了立法依据。也从这个时候起,专家们便着手起草《紧急状态法》的专家建议稿。

  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莫于川将自己牵头写出的专家建议稿提交给国务院法制办。与莫于川同时进行草案起草的,还有几个相关的研究机构和政府单位。

  莫纪宏告诉记者,国务院法制办委托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市行政法制研究所来专门起草专家建议稿。当时,专家起草建议稿的热情很高,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都独立起草了草案,“最后交给国务院法制办的大概有十几部草案”。后来,“由于向国务院法制办提交的专家建议稿类型和数量太多,而专家建议稿中的内容理论化倾向太明显,不能直接作为底稿使用,因此,又成立了以国务院法制办领导为组长的起草小组。”

  而在同年12月,起草小组已经讨论通过的草稿并没有提交全国人大。原因在于名称问题。据莫纪宏回忆,起草小组认为不宜在和平时期轻易使用“紧急状态”,所以,在立法过程中就突出了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法律的名称还一度修改为《紧急状态与突发事件应对法》,最后经国务院领导同志确定,定名为《突发事件应对法》。

  这一个立法转向,源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清华大学教授于安对记者说,“紧急状态”是一种极端的社会危机状态。它的法律标志是宪法规定的国家民主决策体制的运行发生严重障碍,公民的基本宪法权利受到严重限制和剥夺,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很小。现在的突出问题是,局部的、不至于达到极端程度的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从有效利用立法资源的角度,优先制定一部行政法意义上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提高应对这些频繁发生的局部突发事件的法律能力,比制定一部《紧急状态法》更为迫切。”

  在最后出台的《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涉及的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类,对于“紧急状态”,只在该法第六十九条有一个原则性的规定。

  “第五十七条”的前前后后

  行近两年,2006年6月24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二次会议上,《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首次提交审议。

  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在会上作了关于草案的说明,其中提到,在着手研究起草工作过程中,起草领导小组重点研究了美、俄、德、日等十几个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制度,举办了两次国际研讨会,并多次赴地方调研。在此基础上,先后起草了征求意见稿和草案,并征求了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有关单位和有关社会团体等的意见。

  草案洋洋洒洒十万言,而令立法者始料未及的是,这部“千辛万苦”的法律草案会因为其中的一条规定引来强烈的争议———草案第五十七条规定:“新闻媒体违反规定擅自发布有关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情况和事态发展的信息或者报道虚假情况,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草案一公布,第二天新华社发布了消息:“媒体违规擅自发布突发事件事态发展信息至少罚5万元。”消息一经播发,舆论一片哗然。此后几天,国内各媒体以及一些国际著名主流媒体的批评质疑声也持续高涨。

  与媒体的“情绪”高涨相同,一批专家学者纷纷撰文提出批评。批评的落点出奇的一致:规定语焉不详,有违宪嫌疑。

  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该法律草案时,许多委员也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样的规定存在严重问题,不利于应急工作的信息公开和公民的知情权维护,并将间接纵容政府的瞒报、虚报行为。

  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国务院法制办采取了“应急”办法。2006年7月3日,国务院法制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汪永清就这一规定引发的争议回答中外媒体的提问。这次新闻发布会也在不知不觉中创造了一个“历史”:起草机关专门就正在审议的法律草案中的具体特定条款召开新闻发布会,在中国的立法史上尚属首次。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