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篪谈胡锦涛美国“峰会之旅”四大成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杨洁篪谈胡锦涛美国“峰会之旅”四大成果
2009年09月26日 22: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正在此间出席系列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3日上午在纽约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胡锦涛表示,愿与梅德韦杰夫总统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其他问题交换意见。两国领导人的密切往来,将有力地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 中新社发 张朔 摄


 

    正在纽约出席系列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二十二日下午在下榻饭店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胡锦涛说,中方愿与美方一道,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正确方向,深化两国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中存在的一些敏感问题,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中新社发 张朔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六日电 (记者 张朔)完成为期五天的美国“峰会之旅”,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二十六日晚乘专机抵达北京。在结束访问之际,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向随行记者介绍有关情况时说,这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外交行动。中国国家元首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连续出席四个重要国际峰会,这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前所未有。此行内容丰富,成果丰硕。

  一,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杨洁篪说,联大一般性辩论是联合国大会的最高讲坛。今年虽然是联大的平年,但却有一百四十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汇聚纽约,参加联大一般性辩论。胡锦涛在这一讲坛上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共创未来》的讲话,阐述了中国对国际形势及重大全球和地区问题的看法,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发展道路和成就。

  国际社会和舆论普遍认为胡锦涛的发言高屋建瓴,寓意深刻,表明中国作为国际体系建设者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社会欢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在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上,胡锦涛从战略安全的角度对中方倡导的新安全观作出进一步阐述,论述了中国在防扩散、核裁军与和平利用核能等问题上的政策和理念。这是近十年来中国领导人首次在多边场合就核问题作出重要政策宣示。胡锦涛的讲话在国际上受到高度积极评价。

  二,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杨洁篪说,二十国集团是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和有效平台。胡锦涛第三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介绍了中国政府迄今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落实前两次峰会成果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同时针对当前经济金融危机形势和促进国际合作,阐述了中方的看法和主张。

  胡锦涛阐述的关于促进国际经济金融合作的看法、主张和措施,得到与会许多国家领导人的热情赞誉。

  针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问题,胡锦涛在峰会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目标、原则和具体建议,得到多数与会领导人的赞同,推动峰会在二十国集团机制化、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进一步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全球经济金融领域的对话与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杨洁篪说,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日益临近,气候变化问题不断升温。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胡锦涛在会上宣布中国将出台重大减排举措,赢得了国际社会理解和赞扬。许多领导人表示,胡锦涛的讲话切中当前气候变化谈判的要害,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心声,充分展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国际舆论认为,胡锦涛在峰会上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凝聚共识、开展合作,提出的举措令人振奋,显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携手推进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杨洁篪说,尽管日程十分紧张、活动十分密集,胡锦涛还是利用出席峰会间隙与多国领导人举行重要双边会晤,达成了广泛共识,增进了双方政治互信,扩大了共同利益汇合点,加强了各领域合作,有力地推动了有关双边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杨洁篪最后表示,胡锦涛此次出席系列峰会取得圆满成功。中方将认真落实此行取得的各项成果以及系列峰会达成的重要共识,继续加强同各国协调合作,携手把握机遇,共同应对挑战,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