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部分民众相对剥夺感增强 警惕向心力流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专家:部分民众相对剥夺感增强 警惕向心力流失
2009年11月05日 13:32 来源:半月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专家学者:

  用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群众民生利益

  ——“保民生”关键期基层民生困难扫描(下)

  -半月谈记者杨金志杨三军肖来胜

  如果说保增长是硬指标,保稳定是硬任务,那么保民生就应该成为硬道理,因为保民生是保增长、保稳定的根本落脚点。一些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的专家学者认为,只有切切实实改善群众民生问题,从制度上保障群众利益,才能杜绝负面现象,实现科学发展。

  部分群众相对剥夺感增强,

  警惕社会向心力流失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与民争利,是导致部分群众剥夺感增强、民生难以保障的重要原因。最近在上海发生的“钓鱼式执法”事件,就充分暴露出部门利益的极端化倾向,极大地伤害了群众的利益和感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阶段,最大的威胁不是综合国力支撑不了以后民生的需要,而是还没有切实有效地落实社会正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张学栋认为,不受监督的权力在一些干部身上滋生出不良作风,令干群关系日渐疏远。一旦发生群体事件,群众的不满就会走向负面表达。群体性事件的频繁爆发,再跟仇富心理叠加起来,让一些群众对社会越来越不满,这些不良因素郁积多了很难化解。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说,当前要警惕社会肌体的腐蚀侵害。他认为,近些年来,社会肌体被腐蚀的迹象已经明显出现。首先表现在权力的失控。在一些地方,权力成为不但外部无法约束而且内部也无法约束的力量,致使官员不能负责任地进行工作,为保官升官不惜牺牲体制利益,更不要说社会利益了。这种现象已经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潜规则盛行于社会,甚至成为基本的为官为人之道;社会底线失守,道德沦丧;垄断企业等强势利益集团对社会公平正义造成严重侵蚀;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的丧失相当普遍。

  孙立平认为,当前要防止社会认同和社会向心力的急剧流失。今年初,中央电视台新址发生火灾,造成重大损失。网络上却出现了不少幸灾乐祸的声音,没有悲伤,没有痛心。竟还有人说:“心疼救火要用掉多少水,现在天旱啊。”在这些议论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上的疏离感,即那些“东西”是“他们的”,而不是“我们的”。

  要给群众稳定的“安全预期”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背景下,群众的不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了,生活风险压力增加。不安全感表现为几个等级:第一,生计困难;第二,就业压力;第三,有收入,但是没有稳定的安全预期;第四,对社会公平有看法。“十九世纪末德国在世界上首创社会保障制度,首相俾斯麦就说过,社会保险是消除动乱的必要成本,得到养老金的人不会反对政府。”

  郑功成说,当前的民生问题已经是全面升级的民生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温饱问题。大家需要更高质量的民生,包括稳定的就业、优质的教育、公平的社会分配、坚实的社会保障,以及安全的生态环境。比如,教育作为民生问题,当前群众的需求是优质教育,而不是能上学;就业,大家要稳定的就业、高质量的就业;分配需要更加公正、公平,垄断行业拿得多,大多数人都不满意;环境问题,以前闻到点臭味不在乎,那时候的关键是要填饱肚子,而现在群众都需要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应对民生问题的全面升级,这是考验党的执政能力。”郑功成说。

  郑功成认为,当前政府在关注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更需要关注民生方面的投入。民生投入不仅是出于改善民生的需要,也能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我国居民存款已经超过30多万亿,其中大量是中低收入人员的存款。“只要我们进一步促进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做好保障工作,稳定他们的安全预期,他们也是可以消费、应该消费的。”

  他表示,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完全可以支撑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相对公平的覆盖全面,而水平多高多低是次要的。比如,农民60岁以上,每人每月发50元养老金,一年600元。全国1亿农村老人,财政每年只要花600亿元,这个问题就全部解决。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其特点是‘两免除一解决’,即免除所有人的生存危机,这要依靠社会救助制度;免除所有人的治病之忧,这要依靠全民医疗保障;解决人们的养老后顾之忧。”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