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协官员“落马”探源 多数属于东窗事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地方政协官员“落马”探源 多数属于东窗事发
2010年01月11日 14:00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杜绝“官员搞腐败,政协挨板子”的现象,关键是要激活政协的职能,健全和完善政协官员选拔机制,让政协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松

  2009年12月17日下午,政协山东省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九次会议,决定免去孙淑义山东省政协主席职务,并撤销其省政协委员资格。

  新华社当日发布的消息中,并未披露孙淑义被免职的具体原因。随后,记者登录山东省政协官方网站发现,涉及孙淑义的相关信息已被关闭。1945年11月出生的孙淑义,如果按正部级干部工作到65岁才退休的原则,还有一年时间;按政协一届5年的规定,也还有三年任期。

  多种迹象表明,孙淑义被免职,不排除是组织对“问题官员”所采取的常规措施。孙淑义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山东省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也成为2009年内第三个落马的省政协主席。

  此前,2009年4月,原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因涉嫌严重违纪被查,同月被免职并撤销其委员资格;11月,原贵州省政协主席黄瑶因严重违反党的纪律,被免去贵州省政协主席职务并撤销委员资格。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协官员因腐败落马,被视为政坛的一道新景观。

  在一般人看来,我国地方政协就是一个清谈机构,任职官员又多为接近退休的官员,与书记、省长、市长、县长相比,政协官员拥有的公权力和资源甚微。但是,为何还见那么多政协官员因腐败落马呢?

  在政协岗位上“落马”

  在地方党政机关“四大领导班子”中,政协排名第四,不被人作为权力中心,政协主席也并非权力核心人物。政协给人的印象是参政议政机构,具体工作就是在一年一度的例会上“建言献策”。

  但本刊记者调查发现,就是这样的一个机构,近年来落马的地方政协官员人数却日趋上升,职务也越来越高,政协官员似乎成为了一种“高危职业”。

  据不完全统计,以往落马的省级政协官员,除陈绍基、黄瑶、孙淑义外,还有原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原天津市政协主席宋平顺、原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庞家钰、原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孙善武、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潘广田、原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王昭耀、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刘维明等。

  在各地市县级别的政协官员中,也不乏出现震惊全国的腐败案例。比如原吉林省白山市政协副主席李铁成,在任靖宇县委书记时大肆批发“官帽”被判15年;原湖南省常德市政协主席彭晋镛因犯受贿罪、贪污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等。

  “政协作为权力监督机构,却不断有官员腐败落马,不但给政协声誉造成巨大损害,也会给公众加剧一种‘无官不贪’的错觉,影响公众对反腐败的信心。”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鸣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从反腐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多数属于东窗事发

  “根据以往发生的案件分析,政协官员落马多数属于东窗事发,真正导致他们下台的,大多与其主政政协期间无关,而是在之前领导岗位上的违法乱纪行为。”张鸣认为。

  在本刊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大多受访者持有张鸣这样的观点。而这种观点的形成,来源于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

  据有关资料显示,黄瑶被揭染指扶贫项目,是与其十年前曾任贵州黔西南州委书记有关;韩桂芝是担任黑龙江省省委组织部长、省委副书记时大肆卖官而获罪;王昭耀是在担任安徽省省委常委、副省长位置上成为巨贪;庞家钰是在担任陕西省宝鸡市市长、市委书记位置上涉贪获刑。

  据了解,这些因腐败而落马的省级政协官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到政协任职前,大多曾任省(市)委副书记、副省长,而各地区市县落马的政协官员,获罪前也是一些权力部门或地方一把手。

  这些官员到政协任职前不但权倾一方,而且大多长期处于不受实质性监督的失控状态。有个别官员转任政协后,甚至还不离原位或仍兼低一级的实权职务,使自己余威犹存,继续搞腐败。在这样有腐败“惯性”的政协官员中,宋平顺可谓典型,其官升到正省级,还把住副省级政法委书记、厅局级公安局长、市委副书记的职务紧抓不放。虽然名为天津市政协主席,但实是天津市政法系统的“大哥大”。

  “大多数政协官员在之前显赫的岗位上犯事,却在政协任职后才被查处,与政协官员身份相关联的政协,不应为此负责。”张鸣表示,“当然也不排除这种可能,就是有关部门已发现官员有腐败迹象,但为了排除干扰调查的各种因素,才把其转任政协岗位当作一种权宜之计。”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