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海地强震奉献“中国大爱”的责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为海地强震奉献“中国大爱”的责任
2010年01月15日 07:4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又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天灾,又一次令全世界颤栗的自然呼啸,当地时间13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海地遭遇二百年来的最强地震,造成总统府、教堂、医院、学校、监狱和所有社区被严重损毁,遇难人数可能达到10万人,这次地震预计将影响300万人,导致数万海地人无家可归。

  在海地地震中,8名中国维和人员被埋,其他人安全。但是,即使没有1名中国国籍公民或华侨华人遭遇灾难,我们也理应保持对海地地震的高度关注,并且随时伸出援手。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它真实反映出在当下国际一体化趋势下,“地球村”已经不再是概念,世界各国各民族正在逐渐形成更为紧密的情感纽带、社会经济捆绑纽带,套用一个经济学名词来说:“某个山谷蝴蝶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都会给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地区带来巨大震动。”海地地震不仅给当地民众带来巨大伤亡损失,也是对整个世界的一次重大震撼。

  事实上,海地民众正在遭遇的苦痛与悲伤,也是两年前中国人曾经经历的巨大创伤。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让无数同胞眼睁睁地看着家园毁于肆虐的巨震,国人听闻父老乡亲绝望的哭号响彻耳边,密集的新闻报道将我们的视线和思绪,一次次不可抑制地被带向那撕心裂肺的灾难现场,被带向那寄寓着全部思念和哀愁的遥远土地。

  在四川大地震中,中国人曾获得来自世界各国政府与人民的爱心襄助,尤其是那些世界各国人民自发的捐赠物资,更多嘘寒问暖的电话问候,让我们爱心升腾、温情顿生!现在,也是我们反哺世界、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情怀的时刻。无论是政府部门的反应机制,还是企业界的慈善捐助、媒体机构的新闻报道,抑或民间组织及志愿者的自发行动,应该迅速凝结成一股强大的救援力量,将中国人民的滚烫爱心奉献给海地人民。

  这种付出,不仅仅是金钱和物资的援助,也同样来自对每一个海地人的关注,或者说,是对人本身命运的关注。鲁迅先生曾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和我有关”是兼济天下的大仁大爱,是共同担当的大仁大爱。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公共精神必须内含这种大仁大爱,一个公民社会的集体行动必须实践这种大仁大爱。如此,社会才能流淌人性的道义,才能舒张人性的力量。在这样一个寄托哀思的时刻,需要重申我们的责任,履行我们的责任,用美好的人性铸就“中国品牌”,让国际社会刷新对中国的认识——在大难面前,中国社会正焕发出一种不同于平常的精神气质和国民品性。(毕舸)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