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预算监督,代表应当比民众更积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华每日电讯:预算监督,代表应当比民众更积极
2010年03月09日 09:5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政府如何花钱,公众十分关注。与民众的强烈呼声相比,掌握预算审查权的人大代表们,“抠账本”的热情理当更高才是

  按照两会日程,3月7日人大各代表团要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但是,记者发现很多代表团仍在讨论房价、教育等热点问题,预算审议的“正题”却遭冷遇,甚至有的代表团没有一个人谈到预算报告。在一些代表的文件袋中,早已下发的预算报告一直静静地躺着,有的代表并未从头到尾读完。(3月8日《中国青年报》)

  如果说政府工作报告的作用是告诉我们政府准备干哪些事情,那么预算报告就是具体分配每件事花多少钱,因此又被称为“国家账本”。从财政资金投向,可以看出一年的工作重点取向。政府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人民。按照法律规定,预算报告必须经过人大审议通过才能生效。因此,盯紧每一笔钱的取向,代表人民监督政府如何花钱,当然是人大代表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政府如何花钱,公众也十分关注,民间要求预算公开的呼声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去年广州市率先在网上“晾晒”各部门财政预算情况,引来点击狂潮。随后,财政部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各地依法、及时、主动公开财政预算信息。但因为缺少操作细则和相关法律支持,多数地方还在原地观望。

  与民众的强烈呼声相比,掌握预算审查权的人大代表们,“抠账本”的热情理当更高才是。

  预算审查遇冷,首先可能是预算报告本身的问题。报告行文枯燥,缺乏可读性,内容粗线条,没有具体到事项和条目,代表无从发现问题。虽然近几年的预算报告年年都有亮点,今年,央企红利和包含“卖地收入”在内的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首次被写入了“国家账本”。但距离可读、好懂、能监督还有距离。仅以公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为例,在统揽全局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不惜篇幅,列举了一系列数据:“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拟安排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632亿元,比上年增加81亿元”“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相比之下,本应很详细的账本,在这一部分却表述为“压缩一般性支出、保障三农、民生等重点支出”,难怪代表对此感到不满。

  第二,审查时间太短,根本没有时间仔细研读,也缺少充分的讨论。为了压缩会期,预算报告由现场宣读改成了书面报告,日程内的审议时间被缩短到只有一天。

  厚厚一大本,代表根本看不完。提高会议效率是必要的,但不应从十分重要的预算审查上省时间。

  另外,代表因缺乏专业知识而看不懂报告,无法发现问题,可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人大也应组织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帮助代表更好行使权力。

  预算让人看不懂,如果只是“技术问题”,按照“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的理念,就不难找到改革改进的办法。 其实,在代表委员中,也有不少人已经找准重点,开始紧盯预算报告,如连年追踪预算公开的蒋洪委员、为预算报告“挑刺”的叶青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侯欣一还紧急提交提案,建议恢复财政部长口头向大会报告预算。

  报告形式当然不是问题的重点,但也能提醒政府部门明确权力关系,自觉接受监督。

  民间的呼声,有关部门应有积极回应,预算监督的大问题,应在最高权力机关首先取得突破,为各地推动阳光预算树立榜样。(丁永勋)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