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爱国主义最应宽容的“小爱”是爱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时评:爱国主义最应宽容的“小爱”是爱家
2010年03月09日 11:0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感谢你爹你妈没问题,首先还是要感谢国家。”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于再清在参加全国政协体育界别分组讨论时说,“小孩儿有些心里话没有表述出来”,运动员获奖感言“说孝敬父母、感谢父母都对,心里面也要有国家,要把国家放在前面,别光说父母就完了。”他表示,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德育。(中新网3月8日)

  短道速滑冠军周洋在这次冬奥会上说了句大实话,感动了无数网友,却感动不了于副局长。于副局长一句“加强对运动员的德育”,可能将周洋的言论“上纲上线”了。可在笔者看来,“感谢爹妈”是一个“孝”和“爱家”的问题,“感谢国家”则是一个“忠”和“爱国”的问题。爱家与爱国本身应该是一体,为什么要偏重爱国而轻视爱家?如果一个人不爱家、只爱国,其爱国之论恐怕也只是妄谈。

  爱国当然伟大,可爱国主义最应宽容的“小爱”就是“爱家”。中国的儒家文化,一直倡导爱家尽孝,汉代“举孝廉”制度就是最好的制度范例。当时规定每20万户中每年推举孝廉1人,除博学多才外,更需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最后由朝廷任命官职。“孝廉”已作为汉代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否则就不能为官。可以说,“举孝廉”将对家庭的“孝”和对国家的“忠”统一得再完美不过了。它也在告诉今人,孝敬父母,是做官的基本条件;公众只有认同周洋感谢爹妈的正确性,才能认为她的爱国是肺腑之言。

  为什么要剥夺一个人将孝敬和感谢父母置于首位的权利?“首先要感谢国家”论调,是否与我们长时间宣传的“顾大家舍小家”的道德洁癖有关?以前经常看到些“几过家门而不入”、“家有重病老母而不看”的新闻案例,尽管形象高大却不可亲。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管的人,又怎能真正爱国?

  周洋的大实话背后有着辛酸的家庭背景。周洋在去温哥华之前每月只有500元工资,父母的生活也一直为她所累,如果她不能成功,很可能整个家庭还要继续过以前的生活。这样的窘境又何尝不是许多运动员的真实经历?那些成名的倒还好说,更多运动员背后可能就是一个又一个需要回报的贫困家庭。

  爱国主义的大爱之下,必须容得下公众那些细微而易碎的小爱,如孝敬父母、爱妻爱子。大爱无疆,我们当然不能给爱国主义画上不该有的框框或给它排次序——允许民众勇敢地爱他所爱,才是真正的大爱至爱。(马静)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