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云南濒危“土著鱼”:实现从保护到可持续利用的突破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3日 18: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6月2日,在云南省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一些珍稀特有鱼类物种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其中滇池金线鲃、鱇浪白鱼、大头鲤和大理弓鱼也被称为“云南四大名鱼”。

  【解说】据了解,在号称“生物王国”的彩云之南,有淡水鱼类629个种类,其中土著种594种,约占全国淡水鱼类的四成,居全国之首,而目前云南处于灭绝、极危、濒危和易危的土著鱼有138种,说明保护云南“土著鱼”任重而道远。

  【解说】在资源保育方面,云南省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先后收集并转移到迁地保育基地进行保育研究的云南土著特有鱼类102种,滇池金线鲃等珍稀鱼类不仅得到有效保育,而且被深入推进到可持续利用。

  【同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杨君兴

  更重要的是向cop15展示不光是保护,我们已经走通了从保护到可持续利用这样的路子,我认为,这条路子不光是对我们云南,对全国、对世界都有指导意义。就是说一个保护物种,我们不光能保护它,而且能够用到产业上,让它可持续利用,这样产生各方面的经济价值。特别是产业化利用之后,又可以反过来减少人们到野外去捕捞它,这样的话,产业化利用也是一种保护。

  【解说】据介绍,云南省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建立了高原鱼类活体资源库、遗传资源库,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品种创新,创制了软鳍新光唇鱼水产新品种、金线鲃与鲤鱼远缘杂交品系。现已达到年产500万尾以上土著鱼类苗种能力,可直接带动特色鱼类年产值1亿元以上。

  【同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杨君兴

  如果这些物种跟老百姓的生计结合得不好,(大家)可能就不那么积极(保护),像刚才说的金线鲃、鱇浪白鱼等等这些鱼类,一旦跟他们的生计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就很积极地保护,所以说这个可持续利用也是保护。

  【解说】下一步,云南省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在濒危物种的保育、引种上,建立完善的养殖、繁殖体系,实现收集和保存300种土著鱼类。

  何淑亭 云南昆明报道

责任编辑:【吉翔】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