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东西问】张新斌:东西方姓氏文化有何异同?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3日 15: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为什么东方的中华民族人的名字,姓在前名在后,而西方人的名字,却是名在前姓在后?东西方姓氏文化有何异同?近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张新斌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表示,中华姓氏文化以血缘这种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历程,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代表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

  【同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 张新斌

  在历史上,中华姓氏文化是和早期的王朝演变、早期的族群演变连在一块的。以黄帝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大(架构)骨骼,可以说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的基本架构。另外在夏、商、周这几代统治者,通过分封,通过其它的政治措施,中华姓氏整个主体全部架构起来了。

  【解说】那么,东西方姓氏文化的差异有何不同?通过数十载研究,张新斌发现,中华姓氏文化是以中国农耕社会特定历史条件为基础,形成了中华文化特有的文化现象、文化信仰、文化纽带、文化路径。“姓氏”最大限度地显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同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 张新斌

  比如我们东方文化里,特别重视家族文化传承,西方强调个人自由,中国文化通过姓氏这样一个特定的族群,所形成团队整体发展,在发展过程中间彰显个人作用,你是一个族群里边的一份子,所以你的名字在姓之后。姓是什么?姓是一个家族,是你所依托发展的一个族群,而族群这个平台非常重要。

  【解说】张新斌介绍,中华姓氏经过几千年的变化,过去狭隘的宗族观念逐渐淡化,而文化意味正在加强。以家谱为例,在古代,修家谱外人不能介入。到现代,专家和家族成员人人可参与。海内外中华儿女通过修家谱对姓氏进行梳理,搞清了脉络世系,树立正确三观,对标榜样示范,传承良好家风。

  【同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 张新斌

  他们在国外生活的时候,他们都是通过两个组织,然后把自己和现在生活的国家连在一块。比如说一个就是同乡会,找老乡,通过老乡大家建立联系。通过姓氏文化,通过特定的文化,我们然后有一批朋友互相帮助,很快跟当地社会融合。

  【解说】张新斌表示,在海内外交流中,姓氏文化可以发挥独特的“纽带”作用,从最初为寻找祖先而寻根,到如今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寻根,姓氏文化凝聚了全球华人最大的共识。

  【同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 张新斌

  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很多华人就是通过姓氏宗亲会来大陆来寻根,然后对当地进行投资、捐资或者是投资建工厂。通过姓氏文化,我们都可以把海外华人和他们祖先居住的国家连在一块儿。通过这些年来中国发展变化,整个国力提升以后,海外华人的这种向心力、凝聚力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赵晖 李超庆 杨大勇 河南报道

责任编辑:【刘羡】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